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业务运营开启计费系统新起点

(2008-06-30 22:43:51)
标签:

it

    全业务运营开启计费系统新起点   赛迪数据在线:www.cciddata.com

                                                        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咨询师  耿岩

 

      2008年5月24日中国电信重组方案浮出水面,最终中国电信市场形成3家全业务运营商竞争的局面。其中,中国电信以总价1100亿元人民币收购联通CDMA网络,具备朝全业务运营商方向发展的网络基础。重组后,中国电信不仅拥有2.20亿户固定电话用户数,而且得到了原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4200万用户,从而可以朝固话+移动的全业务运营模式全面推进。面对更加复杂的全业务运营模式,电信运营支撑系统将面临机遇与挑战,作为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计费系统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在全业务模式下,对计费系统的实时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过去,已经实现准实时地对业务进行计费,提高了业务的处理速度,优化了客户体验。但一些高风险的新业务,要求能立即扣费,却由于现网的各种系统都无法较好支持,影响了业务的开展。在全业务时代,实时费用查询,计费通知,对客户来说十分必要。计费信息可以实时影响业务的提供、帐户余额可以实时更新的计费机制,因此需要计费机制与会话/服务控制直接的交互,不仅是包括了在线的和离线的,而且跟客户关系管理紧密联系起来。而有效预防风险,提升客户满意度,本身就是优化业务成效的一个表现,将大大增强运营商的竞争力。

  其次,全业务运营要求计费系统进行预付费和后付费的融合。目前由于预付费、后付费用户在不同平台,所以产品资料、用户资料分散存放,导致不能进行预付费、后付费互转,以及融合计费。在全业务运营时代,所有的客户都希望在处理各种服务时不必区分移动或固定电话,后付费或预付费。客户并不想在各种服务、促销、折扣之间费尽周折。用户希望可以自由选择业务组合方式,比如神州行的用户要想转成全球通套餐,虽然两种品牌分别属于预付费和后付费业务,但用户不希望在业务切换时带来更换电话号码的麻烦。全部用户和业务的预付费是发展的方向,但首先必须把后付费用户的计费功能纳入到OCS(Online Charging System—在线计费系统)系统当中。

  最后,全业务运营也对系统提供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过去以业务为中心的思想影响,各个系统往往为了某种业务而单独建设一套系统,包括计费、帐务、营业等全部功能,当业务较多时,无疑会加大业务流程和系统维护、处理、数据分析的难度。在全业务运营环境下,运营商可以提供包括语音、数据、游戏、视频在内的所有业务,在这种新的变化形式下,需要各大运营商对自己的计费系统进行升级,做为运营支撑系统的提供者,各计费系统集成商必须具备全方位整套解决方案能力,如亚信、HP、中兴软创等纷纷推出的融合实时在线计费系统产品,其产品包括开发、测试、集成、服务在内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并在标准化方面与运营商充分合作,这样的产品能更好地适应目前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

  2008年是我国电信业改革全面推进的关键之年。随着电信运营商“全业务”竞争的展开,以及电信业转型的全面推进,对运营支撑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费系统作为运营商运营支撑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全业务运营也将开启计费系统新的起点。为此,赛迪顾问于2008年6月24日举办了“2008中国电信运营新管理高峰论坛”,政府主管部门、电信运营商(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系统集成商(包括亚信、HP、科大恒星、中兴软创、亿阳信通、亚信等)、通信设备供应商、软件提供商、ICT企业、战略投资和风险创投机构等各界来宾,围绕全业务趋势下的运营支撑系统、计费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和交流。亚信科技获得2008年中国电信运营管理领域最具影响力企业奖,IBM获得2008年中国电信运营管理领域突出贡献企业奖,亿阳信通获得2008年中国电信运营管理领域技术领先解决方案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