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构建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

(2008-06-30 22:36:52)
标签:

it

       构建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  赛迪数据在线:www.cciddata.com

                                                         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 咨询师 李煜

 

      2008年6月24日,由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08年中国电信运营新管理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

  本届论坛是运营商重组之后首次探讨运营支撑系统发展的业界盛会,论坛吸引了政府相关领导、专家学者、运营商代表及包括亚信、Amdocs、科大恒星、IBM、亿阳信通、中兴软创等在内的业界主流厂商的到来,各位专家以“构建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为主题,以融合、全业务运营及3G时代到来为背景,对未来电信运营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发表了各自独到的见解。同时赛迪顾问发布《中国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研究报告》,回顾和展望中国电信运营管理系统的发展之路。

  一、全业务运营对运营支撑系统的挑战

  从2002年开始,在网络日益复杂、业务逐渐多元化和用户数迅速膨胀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几大运营商均加强了对运营支撑系统的投入力度,同时随着建设管理与规划水平的逐渐提高,运营商普遍开始系统地规划和建设运营支撑系统,电信运营商内部对运营支撑系统的重要性的认识也逐步得到提高,截至2007年底中国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63.7亿,其中53.6%为BSS系统,OSS系统为29.8%,MSS占到16.6%。

  

       图1 2004-2007中国运营支撑系统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http://www.ccidconsulting.com/upload/13292.jpg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8,06

  

        图2 2007年中国运营支撑系统产品结构

  http://www.ccidconsulting.com/upload/13293.jpg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8,06

  

      2008年随着运营商重组的尘埃落定,中国的电信运营进入了全业务时代。全业务运营将打破目前电信运营市场的竞争格局,使竞争愈加激烈。如何融合固网和移动,让1加1大于2成为重组后运营商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让两张独立的网统一的面向业务、面向用户,实现真正的全业务运营是后重组时代对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的总体要求。

  而从现有运营支撑系统来看,各运营商经过多年投资建设已逐步完善了对其现有业务的支撑能力,形成了与自身业务特点、业务流程、网络结构相适应的运营支撑系统,并在计费、网管、经分、帐务等不同产品领域形成了一批深谙固网或移动网络特点、能够准确把握运营商需求的运营支撑系统供应商。

  

表1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支撑系统建设现状

  

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的业务支撑系统实现了全省集中,实现了电信现有业务的融合业务支撑。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支撑系统以BOSS为核心,实现了全省集中的移动语音业务及移动数据业务的支撑。

  

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支撑系统实现了全省集中,实现了联通现有综合业务(包括综合业C网业务、G网业务、VOIP、长途、数据专线、互联网业务等多种业务)的支撑。

  

中国网通

  

中国网通支撑系统到目前为止,完成了全省集中及现有融合业务的支撑。

  

中国铁通

  

支撑系统以省为中心建设,系统以TBSS为核心实现了铁通现有业务的融合业务支撑。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 2008,06

  

      但由于传统的移动运营商和固网运营商对运营支撑系统的要求不尽相同,例如移动运营商侧重于计费的实时性和用户的信用监控及合作伙伴的管理,实施的即开即通等;固网运营商则侧重于流程的自动化管理、组合业务营销等。因此,各大运营商现有的运营支撑系统的支撑重点因业务特点不同有所侧重,在向全业务支撑系统演进的过程中也将面临着不同的要求和挑战。

  重组后如何实现异构运营支撑系统的融合,并在一个融合的网络中如何让运营支撑系统统同时满足固网和移动业务的需求,并进一步实现灵活的组合营销,不仅是运营商要考虑的问题,同时也是运营支撑系统供应商所要面对的一个挑战。

  二、全业务支撑系统建设对系统提供商的影响

  据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07年国内OSS系统的市场规模达到18.98亿,主要的供应商有亿阳信通、天元网络、大唐软件等。BSS系统达到34.14亿的市场规模,亚信和Amdocs共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其他厂商如中兴软创、联创市场份额增加较快。

  

       图3 2007年中国OSS市场品牌结构

  http://www.ccidconsulting.com/upload/13295.jpg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8,06

  

       图4 2007年中国BSS市场品牌结构

  http://www.ccidconsulting.com/upload/13297.jpg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8,06

  

      由于目前国内现有绝大多数的运营支撑系统供应商只是专注于系统中的某一部分或受限于业务范围只对单一网络结构、业务特点较熟悉,对于全业务支撑系统建设均没有成功经验,因此全业务支撑系统的建设将使现有系统供应商再次处在同一起跑线,对于其提升自身业务结构、扩大市场影响力、提高行业地位是一个重大机遇,同时也有望带来新一轮的行业整合。目前,主流厂商如亚信、Amdocs均能提供融合支撑固网及移动业务的产品。

  而近年来运营支撑系统领域的并购和整合已经屡见不鲜,在2007年初,Amdocs以5400万美元现金收购了以综合付费、客户关怀以及服务控制平台的供应商SigValue。2007年6月,爱立信以3.1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德国计费厂商LHS,通过此次收购,使爱立信拥有了全面集成的融合收费和计费解决方案。2008年初Oracle终于与BEA答成了收购协议,使Oracle拥有了从基础软件(数据库中间件等)到业务应用软件(CRM/BILLING等)的全产品,在B/OSS领域的实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从几桩收购来看,整个行业本身正在向着提供融合、全业务的支撑系统解决方案发展。

  三、全业务支撑系统的建设之路

  由于各运营商的运营支撑系统因各自业务需求、网络特点、建设思路、系统框架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向全业务支撑系统的演进过程当中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也将沿着不同的路径演进。例如原固网运营商的支撑系统要支撑全业务,就需要提升系统营销能力、渠道管理能力、合作伙伴管理能力、信控能力、计费实时性、开通的实时性等。对于移动运营商的支撑系统,需要提升流程管理能力、综合业务处理能力、组合业务支撑能力、个性化支持能力。

  同时,全业务支撑系统的建设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在建设全业务支撑系统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差异问题,包括系统模型的差异、业务支撑的局限性、系统功能的侧重点不同等问题。因此,无论哪种类型的运营商,规划、建设和实施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均需要一个统一规划、循序渐进的过程。

  赛迪顾问认为,重组后三大运营商在运营支撑系统的建设方面一定要综合考虑未来业务发展方向、目前系统的特点、不同业务的用户情况、融合业务的需求及系统建设风险等多种因素,来选择最佳建设方案和实施步骤。同时以分步走,逐步整合为建设思路,以将风险最小化。具体步骤赛迪顾问认为应先从前台系统的融合开始,即从业务受理系统开始,首先给用户带来统一的用户感知,再逐步向后台延伸逐渐实现营帐、计费、经分、网管的全业务支撑,最后到管理流程的融合,以实现整体运营管理系统的全业务支撑,为FMC业务推出提供有力支撑,实现真正的全业务运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