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至2007年底,中国IPTV用户数将达到118.7万,实现同比增长115.8%

(2007-11-11 20:30:53)
    通信产业研究中心咨询师:李明洋 
    随着网络融合的趋势日渐明朗,IPTV作为通讯、广电和互联网的融合产品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于广电及电信运营商而言,能够尽早部署、实施和运营IPTV对于其拓展核心业务领域、提升营业收入和增强融合网络环境下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IPTV对于网络升级的需求、终端设备和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无疑成为设备商们追逐的焦点。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意味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收入规模,因此尽管目前IPTV并未迎来井喷式的黄金增长期,但产业内各参与方仍保持了极高的热情与良好的预期,在不断探索中前行。

  规模与增长:增速稳定,用户数突破百万

  随着国内运营商IPTV试商用的地区与规模逐渐扩大,广大消费者对IPTV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目前中国IPTV的用户规模尽管总量偏小,但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在不足三年的时间内,从2004年的4.6万用户,增长至2007年第三季度的101.2万。赛迪顾问预测,截止2007年底,中国IPTV用户数将达到118.7万,实现同比增长115.8%。

  图 1 我国IPTV用户规模及增长

http://www.ccidconsulting.com/upload/12248.JPG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7,10

  2007年前三季度,中国IPTV用户数较2006年底增长46万左右,上海、河南、黑龙江和浙江等地试商用时间较早,运营商推广力度较大,消费者对IPTV的认知程度较高,用户数稳定增长。另外江苏、湖北、广东和宁夏等地IPTV的发展也正在起步,成为新的增长势力。

  通过2006年底及2007年Q3的用户分布比例可见:(1)上海凭借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潜在用户群体庞大;上海文广、上海电信参与本地产业链整合程度深、推广力度大;新兴网络规模建设等有利因素,用户数增长速度最快;(2)河南发展放缓,在河南农村党建应用的推广方式后,其成长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3)浙江、黑龙江基本保持了原有比例,用户数增长速度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 2 2007年Q3各地区IPTV用户规模比例

http://www.ccidconsulting.com/upload/12249.JPG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7,10

  产业竞争格局

  设备厂商推动IPTV的发展

  国内在IPTV领域具有足够实力的厂商主要有中兴通讯、UT斯达康、华为、上海贝尔阿尔卡、威科姆科技和西门子特等。IPTV设备厂商通过参加运营商的项目招标,承建IPTV应用网络,并提供终端设备。

  IPTV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能够针对电信运营商的具体需求推出相应的设备和解决方案的设备厂商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一方面要求设备厂商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创新能力和项目实施经验,才能高效的完成项目研发任务;另一方面要求设备厂商与产业链上下游保持深度合作,能够兼顾各方面的应用需求,使设备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对整个产业的引导性,符合IPTV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中兴通讯、UT斯达康为代表的国内主要设备厂商在上述两方面表现优异,获得了较多的运营商招标份额,推动了国内IPTV的发展。

  表 1  主要设备厂商在电信运营商IPTV招标中获得的预留用户数建设规模

http://www.ccidconsulting.com/upload/12250.JPG]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7,10

  用户规模,电信迎头赶上

  电信运营商的IPTV大面积试商用积累了一定规模的用户,并获得到宝贵的产业初期运营推广经验。与之相比,具有多张全国或地方IPTV运营牌照的广电部门因一直担心IPTV的大力推广会影响到目前初具规模的数字电视业务,同时担心与有线电视业务也存在同质化竞争,而在IPTV推广方面的积极性和行动略有示弱。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07年前三季度,网通方面,河南和黑龙江仍为用户主要增长地区,但是由于网通全线规划AVS-IPTV,因此今年用户数增速放缓;而电信IPTV用户数则增幅较大。长远来看,电信尽管暂时落后于网通,但依靠华中、华南和华东等经济发达地区IPTV业务的逐步发展,用户规模必将迎头赶上。

  图 3 2007年Q3各运营商用户规模及比例

http://www.ccidconsulting.com/upload/12251.JPG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7,10

  趋势与预测

  产业链各个参与方加深合作,实现共赢

  IPTV拥有漫长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网络运营商、内容集成商、内容提供商和设备提供商等等。在发展中不断探索,产业链中各部分参与者对于竞合的理解与尝试将更加深入,这种合作不仅是上下游之间的合作,也是具有竞争关系的市场参与方的合作。对于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企业,合作与创新将成为其开拓IPTV市场的第一要务,其重要性要远远大于竞争。只有实现了产业链各环节的共赢,才能使IPTV市场快速、健康地发展下去。

  产业链的主导权之争始终悬而未决,电信运营商只能通过与广电行业的IPTV牌照持有者合作进入IPTV市场。随着合作的深入,合作模式的探索,广电、电信已初步建立起广电部门负责内容的提供、集成与监管,电信部门负责通信网络的建立和维护的合作运营模式,广电与电信的合作还将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成为产业链合作的表率,带动整个产业链整体发展。

  个性化、多样性和互动性内容与应用吸引用户

  IPTV差别于传统的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的最核心的优势在于其个性化、互动性以及具有时移功能的电视节目内容。随着应用的不断普及,市场规模的扩大,IPTV市场将吸引更多的内容提供商、内容集成商和增值服务提供商的进入,他们将为内容的创新、业务模式的探索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将成为IPTV展现功能优势的良好契机,体育赛事一方面具备时移需求特征,用户可以反复观看赛事细节和精彩片断,提高了观看比赛的专业性;另一方面体育赛事具备较强的互动性,观众参与评论、参与竞猜,甚至参与采访,这都能够增加观看比赛的娱乐性,并体现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

  用户规模进一步扩张,增长率保持稳定

  电信运营商将进一步扩大试商用地区,并进行推广普及:网通方面在大连结束了AVS-IPTV的测试,测试结果良好将可能在全国网通推广;电信方面则以上海的三种模式为范本,逐步扩展商用地区。广电方面依托庞大的有线电视用户作为潜在用户群体,在摆正与数字电视的关系的基础上,IPTV业务将得到飞速增长。

  考虑到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度合作,内容与服务的日益丰满以及运营商推广力度的增强,赛迪顾问预测未来几年中国IPTV将步入高速稳定的成长期,到2011年中国IPTV用户将超过2000万户,达到2192.7万户。IPTV业务收入额在用户增加和ARPU值上升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快速增加,ARPU值的上升主要是由于业务呈现效果的改善、功能的增加以及服务的多样化。

  图 4 2007-2011年我国IPTV用户数规模与增长预测

http://www.ccidconsulting.com/upload/12252.JPG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7,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