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 |
实际上,从跨国企业2004—2006三年的投资情况来看,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一直占据着投资总项目及总投资额的大半壁江山,2004年这五个行业占当年总投资项目数的87%,占实际总投资额的88%;2005年这五个行业占当年总投资项目数的87%,占实际总投资额的74%;2006年这五个行业占当年总投资项目数的87%,占实际总投资额的80%。
从对跨国企业2004—2006三年的投资项目数的详细行业分析来看,中国全部产业中除了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业呈持续上涨外,包括制造业在内的传统强势行业及其他行业投资项目数有升有降,呈现不稳定的状态。如制造业和IT业在三年中的投资项目数分别为30386个、28928个、24790个以及1622个、1493个、1378个,均呈持续下滑趋势。而对投资项目数持续上涨的四个行业的分析来看,跨国企业在2004—2006三年中对批发零售业的投资项目为1700个、2602个、4664个;对金融业的投资项目为43个、58个、64个;对房地产业的投资项目为1767个、2120个、2398个;对科学研究行业的投资项目为629个、926个、1035个。批发零售业的增幅为53%、79%;金融业的增幅为35%、10%;房地产业的增幅为20%、13%;科学研究行业的增幅为47%、12%。从三年来投资项目持续上涨的四个行业的分析来看,只有批发零售业保持着高速的增长。
2004—2006年投资项目持续增长行业比较图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07,8
从对跨国企业2004—2006三年的投资额的详细行业分析来看,中国全部产业中除了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行业、居民服务业持续上涨外,跨国企业对其他行业的投资额都呈不稳定状态。如制造业三年来跨国企业对其的投资额分别为430.17、424.53、400.8亿美元,呈持续下滑状态。2004—2006年间,跨国企业对运输业的实际投资额为12.73、18.12、19.8亿美元;对批发零售业的实际投资额为7.4、10.39、17.9亿美元;对商务服务业的实际投资额为28.24、37.45、42.2亿美元;对科学研究行业的实际投资额为2.94、3.4、5.0亿美元;对居民服务业的实际投资额为1.58、2.6、5.0亿美元。其中,批发零售业投资额06年比05年增长了32个百分点,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
从全球及中国的投资环境来看,跨国公司对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和提高。而我国加入WTO且人均购买力迅速提升,又为跨国公司扩大服务业投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以消费为代表的内需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十一五”规划纲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消费市场消费升级是其主要特征,也是零售市场的空间所在。农村市场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十五”期间,我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2005年我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082亿元,比1995年增长1.68倍。《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万亿元,平均年增长约10%”。受益于宏观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市化及消费者消费理念转变等因素,预计2007-2010年间,中国零售业将保持8%-10%的平稳增长速度;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20万亿元,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大大提高。截至2005年底,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中的80%已经进入中国。由于2007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一个平稳、较快增长,消费需求仍将呈现扩张趋势,预计2007年将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85851.7亿元,增长12.5%,其中城市消费增长13.1%,农村消费增长11.3%,批发零售业的景气将持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批发零售业几年来已经成为跨国企业投资的热点领域,无论从投资项目数、投资额的增长速度,还是从投资环境来看,批发零售业都是当前及在可预见的未来中跨国企业特别是跨国零售业巨头在华投资的热点。此外,由于竞争环境日趋激烈,诸如超级市场、专卖店、专业店、百货市场、便利店、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网上商店等多种业态形式发展迅猛,这些业态根据自身不同的优势、市场定位、销售链等将进一步占领批发零售业的多级市场。可以预见,批发零售业内部的竞争者之间将持续进行以并购等形式出现的选择及博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