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材料技术瓶颈制约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的竞争力

(2007-07-26 08:32:54)

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 于英议

    进入21世纪,平板显示已经成为显示产业的主流。在平板显示中,LCD、PDP、OLED等应用比较广泛,尤以LCD所占比重最大。赛迪顾问数据显示,目前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LCD显示)器件占据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其尺寸也在不断扩大。TFT-LCD已经占整个液晶产业收入的90%以上,而在TFT-LCD中又以14英寸以上的尺寸为主,占70%以上。

 

  目前,全球的显示产业主要集中在韩国、日本以及台湾地区。中国内地目前只有京东方和上广电两条TFT-LCD五代生产线可以量产,但大多数关键技术还依赖日本、韩国。在显示领域,从产业发展历史来看,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将攫取行业最大利润。日韩在平板显示领域占有绝对的优势,目前,日本仍掌握着绝大多数关键材料制造技术和设备制造技术。而韩国技术进步最快,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过日本,尤其在设备研发和产业化方面,三星和LG Philips两大厂商表现尤为突出。近年台湾平板显示产业发展很快,但是核心技术占有量有限,尚不具备挑战日韩的产业霸主地位的实力。

 

  2006年,TFT-LCD市场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TFT-LCD企业赢利与否,除了价格波动因素之外,关键还在于成本,而在成本中所占比例最大、弹性最大的就是原材料成本,约占60%-70%。TFT-LCD产业链包括上游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用材料、中游面板及组件、下游电子产品三个部分。TFT-LCD主要组成材料及组件有液晶材料、彩色滤光片、玻璃基板、偏光片、背光模组、驱动IC、PCB、耗材等,还包括生产过程用到的一些化学品(如高纯试剂、光刻胶等)。我国内地下游电子产品市场巨大,并拥有很大发展潜力,但上游材料产业则明显滞后,关键材料完全依赖进口,整个产业链明显失衡。

 

  目前国际上大的液晶材料生产厂商主要有三家,即德国的Merck公司、日本的Chisso公司和Rodic公司;玻璃基板的供货主要由康宁、旭硝子、日本电气硝子、NHT等几家大公司所控制;全球偏光片的市场主要由四家日本公司(日本电工、三立、住友化学和Polatechno)所垄断。

 

  我国内地企业还只能生产TN、STN液晶材料,高档TFT液晶材料完全需要进口;我国LCD用玻璃基板还未形成产业化能力,导电玻璃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也要从国外进口;深圳莱宝公司、南玻集团能够提供少量彩色滤光片,但也只限于STN和小尺寸TFT彩色滤光片;我国偏光片的生产但还主要以低档次TN为主,而高档次的、产值和利润更高的TFT-LCD用偏光片基本依赖进口。

 

  赛迪顾问认为,中国内地的TFT-LCD产业虽然相对落后,但却拥有广阔的下游用户市场。随着中国企业加快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技术差距正逐步缩小。目前制约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的主要技术瓶颈有两个:关键材料和设备。以我国目前的技术能力和产业发展情况,尚不具备和国际巨头在设备市场一争高下的能力。但是在材料领域,有取得突破的可能。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TFT-LCD材料生产企业已经严重滞后,TFT-LCD生产用的关键原材料基本靠进口,不利于我国液晶产业链的良性发展。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关键材料的支持力度,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也应加大研发投入,争取技术有所突破并快速形成产业化,建立完整的上、中、下游配套的产业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