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Google天价收购Youtube的精髓

(2006-10-18 11:35:44)
赛迪顾问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咨询中心分析师  何潇
 
事件:
     2006年10月9日Google宣布以价值16.5亿美元的股份收购著名视频服务网站Youtube。创下互联网收购史上新纪录。
 
赛迪顾问观点:
 
     Google、Youtube各取所需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为什么Google和Youtube的收购可以一拍即合?显然,他们通过收购从对方身上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目前全球视频服务前景大好,视频广告和视频搜索的发展趋势让Google尤其动心,而由它们衍生出的其它服务模式也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此前Google在视频服务领域的市场份额并不高,虽然很早就推出了Google Video,但在美国只有2%的市场份额,落后于微软和雅虎,更不用说Youtube。成功的收购使得Google转眼将竞争对手抛离身后。这其中有三点原因:
 
     首先,Youtube目前每年收入在6000万美元左右,主要来自于广告收入,这一点,由于Youtube加入了Google的AdSense业务,使得Google对收购目标的广告前景再清楚不过了;第二,Youtube 1000万注册用户,有效视频观众达到340万人,如此大的用户资源是Google进一步开展业务的重要基础;第三,两个高速增长的IT企业合并后,其市值往往达到1+1>2的效果,这一点从收购后Google股票看涨得到了印证。通过收购一举得到市场和用户,看来接下来犯愁的该是雅虎们了。
 
     而Youtube方面,原本面临的宽带成本和版权纠纷等问题都将在收购后变的简单化,Google早有在版权纠纷方面的经验,况且还有充足的资金做后盾。同时,Google的全球影响力也有利于Youtube原有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两家在此次收购中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创下16.5亿美元的互联网纪录也就不足为奇了。
 
     代价是否过大?
 
     收购一经公布,不免引起一些的人的疑虑:16.5亿的代价对Google来说是否过大?用相当于2006年来公司净利润的2/3去换取Youtube是不是真的物有所值?
 
     实际上,表面看16.5亿是个天价,但事实上,Google并不是通过资金完成交易的,“换股并购 (stock-for-stock)”是让这笔交易变得华丽而精彩的主要原因!
 
     换股并购是指主并公司新发或增发的股票,按照一定的比例交换目标公司股东持有的股票,进而实现企业收购。具体到本次收购,对于Google而言,换股并购可以使其免于即时支付的压力,并把由此产生的现金流量投入到并购后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有利于并购后企业的发展;对于Youtube来说,换股并购可以使自己的股东自动成为Google的股东,可以分享并购后企业新增加的收益,此外由于推迟了收益确认的时间,可以延迟交纳企业所得税。
 
     这样看来,换股并购过程中的最大风险就在于换股比例是否合理了。不合理的换股比例会摊薄公司的每股收益。Google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支付比Youtube现有资产高出几倍的价值,形成Google以多股换一股的局面,如果比例过高,对于Youtube有利,相当于Youtube多持了Google的股份,如果比例过低,对Google有利,而像Google和Youtube这样的高速发展IT企业,合并后必然导致市值增长,无形中使得换股比例下降的可能性增加,因此这种并购,对Google来说获利面更大。
 
     如果Google在合并合同中规定,Youtube所持股份短期内不能变现,这表示新增股份短期不会流入市场,那么即使Google在视频服务领域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也不会严重影响现有Google的市值。
 
     Google利用这种收购方式,降低了主要风险,尽量让自己付出的代价最小化。对于股权稀释、不确定负债等其它问题的出现,相信也都在Google的可控制范围之内。所以说,Google在这次看似大手笔的收购中,其实是精打细算,可谓华而有实!
 

文章引用自:http://www.ccidconsulting.com/news/channel/news_detail.asp?Content_id=1156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