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双模网开展互动业务

(2006-09-01 09:28:14)
赛迪顾问网络与通信咨询事业部分析师  李燕风
 
    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在全国大力推广数字电视。截至2005年底,全国数字电视用户约413万户,其中付费用户139万户。目前,虽然省级以上电视台也基本实现数字化,并开始进入网络化应用阶段。但这一切离国家广电总局的目标相差甚远。
 
    对于广电而言,模拟电视数字化以后将扩展出大量的频道资源,可以开展更多的业务,大大增加业务收入。然而,对于观众来说,如果数字电视不能带来有别于模拟电视的新体验,那么数字电视就没有推广的价值。从数字电视推广过程来看,往往是多了几个频道,清晰度高一些,而资费一般要达到传统有线电视的一倍。对于广大观众而言,其性价比很难接受,这也是数字电视推广过程并不顺利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数字电视真正的生命力在于互动功能的增强,使得观众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才能使数字电视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双模网改造优势明显

  对于原有有线网络而言,由于单向下行带宽资源丰富,开展大容量、高清晰的广播业务非常便利。而就开展具有互动特色的业务而言,必须考虑有线网络的互动改造或利用电信网络。目前,可行的方案有三种:

  1. HFC双向改造: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方式当然直接进行有线网络的双向改造。双向HFC利用Cable Modem实现数字电视互动业务。但是,其单位改造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由于HFC的共享频点的工作原理,一旦用户数增多,业务使用效果将下降。

  当然,一些简单的评选互动也可以通过利用一些简单的射频调制技术实现回传,从而降低设备投资成本。还有的公司正在开发基于同轴电缆的互动性更强的高速应用技术如MoCA技术等。甚至通过改变同轴电缆的调制方法达到上百M至更高的速率。

  2. 有线+电信的外交互网:这种模式是指在机顶盒内置电话MODEM,利用电话线作为上行通路,投资少,见效快。但是涉及到电信的利益,而且普通电话线上行速度有限。

  3.双模网

  如果从最优资源配置角度看,将电信运营商的宽带网络与广电的有线网络相结合:即广播电视走有线,互动业务走电信网络。则既可以发挥有线网络的单向下行资源优势,又可以发挥宽带网络支持高互动性的特色。
 
  须获电信运营商支持
 
  从目前数字电视互动业务的实践来看,杭州数字电视模式将双模网模式向前发展,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模式。

  杭州采用了HFC+VOD架构,它突破了通过纯IP网络提供互动视频业务的传统观念。  其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IPQAM之后,STB和频服务器之间的控制信息和视频流分别通过不同的路由进行传输。

机顶盒的接入认证、信息浏览等流程与目前现有系统相同,通过IP网络(以太网、Cable Modem等接入方式)实现交互。

用户请求的视频流则经由IPQAM,通过HFC网络传输到STB,通过空分复用的方式,充分利用了HFC的网络资源。

  与通过纯IP网络提供互动视频业务相比,这种架构有以下特点:
 
系统充分利用目前的HFC网络资源,具有接入带宽大,投入费用少的特点。
可向点播用户提供有QoS保障的视频服务,并且可以适应HDTV业务对传输网络要求。
降低了对IP网络的要求,不再要求IP网络接入层提供较高的带宽,采用DOCSIS2.0标准的Cable运营商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开展业务。

  从运营实践看,该系统部署灵活,成本低廉,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

  除了普通的广播电视,杭州数字电视可提供三类互动业务:

  VOD点播业务,设有家庭电影院、强档电视剧、新闻天天看、娱乐全接触、体育最前线、栏目大拼盘、本周热播7个栏目。

  互动电视门户信息化业务,设有生活点点通、教育充电馆、财经直通车、游乐任逍遥、政务阳光行、城市公告板6个栏目。

  可实现实时竞猜、调查统计、在线资讯、即时通告、互动点播等丰富多彩的互动业务。

  另外,从资费角度看,数字电视基本月租14元,与以前的有线电视视听费持平。而互动电视则在此基础上添加了视频点播服务,每月需额外支付35元,一共49元,如果再需要其他收费服务,则另外收费。

    目前,杭州IPTV+DVB用户总数在6.5万户左右,ARPU达到50元-60元。虽然杭州模式在资源整合利用方面达到最优,相对电信力推的IPTV有较强的替代作用。但点播节目通过IP骨干网,占用了电信运营商的较大带宽。所以,必须要获得电信运营商的支持,这种模式才可能得以广泛推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