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度指数”VS“Google趋势”

(2006-08-29 09:50:45)
赛迪顾问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咨询中心分析师  何潇
 
事件:
 
  2006年7月底,百度和Google几乎同时在中国推出了各自的搜索检测工具,分别被命名为“百度指数”和“Google趋势”。这是一款较为高端的互联网应用产品,用户可以搜索一段时间内的指定关键字的被关注程度。
 
赛迪顾问观点:
 
  百度和Google基于自身强大的数据管理系统推出的这一产品一经面世,就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它不仅仅是一种用户体验,更为市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评估市场的辅助参考因素。笔者出于对互联网行业的兴趣,对目前中国互联网市场的百度、新浪、Google、搜狐和腾讯5大门户进行了检索,结果如下:
 
图1  “百度指数”对百度、新浪和Google的监测结果
 
“百度指数”VS“Google趋势”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图2  “百度指数”对新浪、搜狐和腾讯的监测结果
“百度指数”VS“Google趋势”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百度的产品只允许对3个关键字进行检索和比较,因此笔者分别以“百度,新浪,Google”和“新浪,搜狐,腾讯”为关键字进行了2次检索。图1显示在最近的一个季度内,百度的受关注程度明显高于另外两家门户网站,在6月份尤其明显,这是主要是因为6月间百度在MP3领域再次被诉侵权和抬高了自己竞价排名的定价等事件所导致的。Google在6月初的受关注度与新浪持平,但随后有较明显的下滑。
 
  图2显示搜狐和腾讯的受关注度明显不如百度、新浪和Google三家,互联网用户对新浪的检索量是搜狐的2倍以上,是腾讯的4倍左右。
 
图3 “Google趋势”对5大门户的监测结果
“百度指数”VS“Google趋势”
 
数据来源:Google趋势
 
  “Google趋势”允许对5家同时进行比较,检索结果与百度反映的情况基本相符,2005年下半年以来,Google甩开了搜狐和腾讯两家服务商,受关注度逐渐接近新浪的水平。主要是由于从2005年下半年Google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凭借多样化的产品逐渐吸引了互联网用户的眼球,但和已在中国发展多年的百度相比,Google还有明显不足。腾讯近来虽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受到了业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但从整体互联网用户的关注层面看,腾讯要超越前辈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笔者认为这和腾讯品牌形象与用户构成有必然联系。如果我们仅仅从被关注的程度来排定它们座次的话,那么在中国市场居于霸主地位的仍是百度,随后依次是新浪、Google、搜狐和腾讯。
 
  可见该类产品对市场、企业或者热点关键字的分析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可以成为很多高端用户的好帮手。
 
   虽然笔者认为百度与Google推出的该类产品有巨大的价值,但也隐隐有了一丝的担忧。凭借强大的数据库所提供的这些客观数据在未来对市场研究者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参考元素,部分个人或企业会不会利用这一点进行恶意炒作,在短时间内提高对自己有利的关键字搜索量,以牟取利益呢?这一点不是没有前车之鉴,Alex就正在遇到类似的情况,一些企业通过非正常手段提高了Alex排名,再去吸引投资者的注意,造成了很多不良后果。笔者认为百度指数和Google趋势同样有能力成为像Alex一样的权威监测渠道,如何规避恶意操作的行为,是百度和Google未来值得关注的问题。
 
 

文章引用自:http://www.ccidconsulting.com/news/channel/news_Detail.asp?Content_id=1128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