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咨询中心分析师
常燕杰
事件:
2006年8月2日,Google在清华附近的一家咖啡馆召开了一次沙龙活动,主要内容是向业界分析师和媒体介绍刚刚到岗的六位重量级工程师,并承诺Google的研发团队将在半年之后展示其实质性的成果。
赛迪顾问观点:
此次Google沙龙延续了其以往的风格:温馨、随意。Google全球副总裁及刚刚到岗的六位重量级工程师与分析师和媒体记者围坐在一起。经过简单的开场白,李开复开始自豪的介绍六位工程师,并由他们自己详细介绍自己的工作、生活。
六位重量级工程师的到来标志着Google中国研发团队正式成立,这是不是也说明Google中国终于要发力了?
此次参加沙龙的工程师专注于不同领域:号称“老大”的朱会灿主攻方向是并行计算,在Google主要负责基础架构;来自微软的刘骏研究方向是大规模分布式搜索,从发言来看,他将是Google中国在基础搜索方面的主要负责人;被称为中文搜索第一人的台湾搜索引擎专家简立峰可谓是李开复煞费苦心挖到的人物,加上Google两位创始人的同学——诗人科学家张智威,
Google在中文搜索领域的上佳表现值得期待;除了四位基础搜索技术方面的专家外,Google还为中国送来了两位搜索边缘产品的开发者:Super
Star周杰和“打不过她就娶她”的邸烁。前者是Google checkout
和Google广告系统的主要开发者,后者则致力于Google在社区、通信、合作等非搜索产品领域的创新。
纵观Google中国的六位重量级工程师的履历和专攻方向,不难看出Google在中国的发展策略的一些端倪:提高基础搜索产品性能,提升中文搜索用户体验,同时从多个角度衍生Google产品,把全球的Google介绍给中国,把中国的互联网应用推广到全球。
相对于传统企业的长远战略,Google是自由随意的。尽管Google随意推出的新产品获得了众多Gfans的追捧,但Gfans毕竟只是一个很微不足道的群体,笔者认为,
Google中国的首要任务还是提升基础搜索产品的品质,加强中文搜索的用户体验,尽可能快的在中国建立起广泛的Google品牌,而不是一味延续其全球范围内随意的产品创造、触角伸向互联网每个应用领域的随机策略。
对于绝大多数基础互联网用户而言,信息搜索才是搜索引擎的精髓,提供商的其他边缘产品只能作为陪衬这朵红花的绿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稳定的质量搜索到最广泛、最及时、最准确的信息恐怕才是众多搜索引擎用户贡献忠诚的原动力。
对于Google而言,让众多的终端用户搜索满意了,人们才会愿意向别人推荐进而带来更多的普通搜索大众而不仅仅是少数几个Gfans每天乐在其中。终端用户多了,Google在企业面前才有足够的说服力,进而帮助散布全国各地的Google渠道商们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广告客户。
Google中国要重点突围还是要全面跃进?用李开复的话说:半年以后就能看到实质性成果了。对于从不制定长远战略、向来以无招致胜的Google,任何主观猜想都是徒劳的,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
文章引用自:http://www.ccidconsulting.com/news/channel/news_detail.asp?Content_id=11235
前一篇:颠覆互联网企业发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