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Google:也该主动出击了

(2006-07-05 17:33:20)
赛迪顾问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咨询中心分析师  常燕杰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为了提高普及率,除了一如既往地做好搜索服务,Google必须改变被动的宣传策略。
 
  近来关于Google的传言很多。甚至有人说Google在中国市场遇到强大的阻力,已经准备退出中国市场。
 
  Google退出中国市场显然不大可能。对互联网公司来说,中国市场是一块多大的蛋糕已经不言而喻。那为什么关于Google的传言此起彼伏,来自Google的官方消息却显得无力而苍白?笔者认为,Google中国略显被动的宣传策略难辞其咎。
 
  从推广来看,百度就积极得多。与Google相比,百度本来是一个相对低端的品牌,但李彦宏积极地举办校园讲座,为百度品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百度“我知道你不知道”的Flash广告则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向网友传达了百度在中文搜索领域的优势。与之相对照,进入中国的Google 2005年留给人们的印象似乎只有“李开复来了”。2006年,Google的中文名“谷歌”公布后,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负面舆论:Google涉嫌无照经营、Google本地化遇阻击、李开复将离职甚至是Google将退出中国等等。最糟糕的是,在这些传言盛行的时候,关于Google中国的真实情况和对Google有利的言论却少之又少。
 
  从新产品的推介来看,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往往采取强势宣传为新产品造势:新浪以博客大赛+名人博客的强大宣传攻势,让自己的博客后来居上;百度则在贴吧“知道”产品推出近一年后,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为其造势。相比之下,Google的很多新产品都是悄然出现在主页上,等待细心的用户自己发现,或者是更有针对性地以邮件推送等方式介绍给Google认为会感兴趣的用户。
 
  作为中国市场的后来者,Google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普及率。根据赛迪顾问的调查,2005年百度的用户份额为62.5%,Google只有21.7%。但是百度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的用户份额却接近或低于其整体用户份额,而Google在这几个地区的用户份额则远高于其整体用户份额。这说明,Google的用户群存在严重的不均衡,Google主要的用户群体还是高端用户。而在新增用户中,Google的用户份额仅占13.2%。这说明Google在中国的落地并未使其普及率得到提升。
 
  登陆中国之后,Google所关心的绝不仅仅是高端用户。但以Google目前的宣传策略,只能使当前的Google用户更加忠诚,却难以吸引大量新用户。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为了提高普及率,除了一如既往地做好搜索服务,Google必须改变被动的宣传策略。主动出击的强势宣传对后进者来说,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市场策略。
 
  当百度在上海地铁沿线各站竖起大型广告牌,当搜狗乘着世界杯的东风在大作宣传,Google拿什么让网民远离道听途说,了解真实的谷歌?
 
 
相关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