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消费电子咨询事业部总经理
徐晓新
随着音乐手机、MP4播放机等新贵的崛起,在中国市场风光三四年之久的MP3播放机似乎正在失去昔日的风头和光彩。面对增长趋缓的市场,悲观论调不时被抛出。MP3播放机真的已经走过黄金盛世,行将走向穷途末路吗?
笔者认为,刚刚走过8个春秋的MP3播放机不仅年轻,而且蕴涵着无限的发展空间。
放宽观察的视界,MP3播放机无限想象的发展空间,首先来自人类欣赏音乐的永恒需求。虽然笔者不曾去考证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音乐具体诞生于何时。但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音乐几乎伴随人类走过了迄今为止所有白沙苦雨的岁月——音乐已成为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音乐欣赏需求的原生性和永恒性,决定了音乐播放机作为音乐欣赏工具的永恒性。
从音乐播放工具的发展历史来看,相对于传统的唱片机、磁带播放机和CD播放机等,MP3播放机在易操作性、便携性、稳定性(Flash存储介质和集成芯片的简单结构)、待机时间(几乎没有机械部件,更省电)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最近两年,随着解码芯片处理能力的提升和整机厂商在芯片之上的开发和改进(如三星MP3播放机的DNSe
3D音效),使MP3播放机在原来诟病颇多的音质问题上实现了新突破。因此,在音乐播放,特别是便携式音乐播放的诸多核心指标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都难以看到其他产品形态的播放机能超越MP3播放机。这意味着MP3播放机,还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还远未老矣。
MP4播放机和音乐手机,在媒体和研讨会等场合,经常作为MP3播放机终结者的角色被提起。但笔者认为,无论是就消费者需求而言,还是以技术和产品发展观之,这种所谓的替代论的基础还不够坚实,终结论更是为时太早。
不妨先说MP4播放机
从消费者需求来看,便携式音乐播放机应用的场景主要是移动状态或办公室、酒店等非家居环境(家居环境下,多数人会选择家庭音响)。在这些环境下,人们可以将听觉解放出来享受流畅的音乐,但多数时候很难将自己的眼睛解放出来。人的这一生理特点,决定了快节奏生活下的现代人在对便携性产品的功能需求上,欣赏音乐远远超过了体验视频。虽然越来越多的MP3播放机会融入对视频的支持,但消费者在功能需求,特别是应用方面,还是会高度集中于欣赏音乐的需求。他们中的多数人没必要为了欣赏音乐,去购买一个高价格、大屏幕、低待机时间的所谓多媒体播放机,或者即使有些消费者非理性的购买了MP4播放机,他们更多时候也是把它当作MP3播放机来使用。消费者在实际选购时,会高度青睐MP3播放机品牌和相应的性能指标。如此说来,那些可能会风行的MP4播放机,只能说是MP3播放机的自然延续,而非MP3播放机的终结。
再说音乐手机吧
音乐手机被手机厂商和比尔·盖茨们看作是MP3播放机终结者。笔者虽然也认为,音乐手机是MP3播放机最有挑战性的替代品,但笔者同时认为,音乐手机所能取代的仅仅是MP3播放机的部分低端市场而非主流和高端市场。截至目前,音乐手机尚未在音乐播放品质和价格之间建立一种好的均衡;这就意味着音乐手机与MP3播放机相比,在低端市场上不具备价格优势,而在高端市场上则不具备性能优势。更重要的是,目前新款MP3播放机逐渐逼近100小时的连续播放时间,已经直逼手机的待机时间(不是通话或MP3播放时间),作为多功能整合的复杂产品,音乐手机在播放时间上难以企及以音乐播放为主的MP3播放机。而且,音乐手机作为一种以通讯功能为基础的产品,其发展的路径依赖决定了音乐手机在文化内涵等方面难以匹敌苹果、三星、爱国者和索尼等MP3播放机厂商一直在努力塑造的音乐文化。功能和性能方面的差异,或许通过创新技术的手段有望在短时间内缩短,但主流MP3播放机厂商基于品牌和文化形成的竞争优势,绝非音乐手机厂商在短时间内可以追赶和超越。
MP3播放机,不仅是尚未老矣,而是发展正当时!
相关文章:
文章引用自:http://www.ccidconsulting.com/import/channel/detail.asp?Content_id=10923
前一篇:数码伴侣市场大有可为
后一篇:Google:也该主动出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