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逼近WEB2.0:比比谁的膏药粘

(2006-06-20 12:24:05)
赛迪顾问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咨询中心分析师  何潇
 
  WEB2.0是一个颠覆性互联网概念?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有些极端,关于它和WEB1.0的关系大家各执一词,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也不是我们在这里讨论的重点。对于WEB2.0来说有一点是我们普遍认同的,它的核心是用户和服务。针对这一特点,用户成为服务商最核心的资源,因此我们可以说,不论运营商推出什么新产品和新应用,本质目的只有一个:增加用户的粘性,扩大自己的核心资源。这个目的是广泛的,不光适用于WEB2.0等新的互联网应用,也适用于传统互联网应用范畴。
 
  由此说来,谁要做未来互联网企业的大鳄就看谁的产品更有黏性,换句俗话就是:看谁的膏药更粘。仅就Google、腾讯和微软来看,他们都属于悄悄逼近WEB2.0的企业,嘴上不承认,可实际做的都是在巩固传统互联网应用的基础上,为发展WEB2.0业务积蓄力量,或者说是试探。Google 和微软都是从DESKTOP开始的,之后逐步整合更多的应用。
 
  让我们先看看Google的膏药,Google现在的新服务除了包括各类搜索,还有博客、Talk、Gmail、移动服务等等。多样的服务吸引了用户眼球,成套的服务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最大化的便利,用户会因为对一项服务的认可而开始尝试其他服务,最终与其他Google用户和Google产品粘合在一起。这些服务中,Gmail和WEB2.0搜索是它的优势,博客和即时通讯业务在中国较弱,但发展潜力很大。
 
  再看看微软的膏药,微软目前的服务包括了整合后的Live messenger、Live mail、Space等服务,同时也在努力发展搜索等业务,虽然产品组合没有Google的丰满,但凭借近年MSN业务在中国积累的用户,和良好的品牌美誉度,尤其是针对中国高端用户的特色服务,仍会继续吸引更多用户来参与其中。它的优势在于中国高端用户的即时通讯服务,作为WEB2.0代表的博客业务在中国也处于领先地位,而搜索等互联网业务有待加强。
 
  最后是腾讯的膏药,腾讯作为国内新兴的互联网巨头,同样没有明摆说做WEB2.0,他们的口号是:多元化。即时通讯是他们粘性最大的服务,此外腾讯的社区、游戏等业务都为用户粘性做出了巨大贡献。与Google和微软有所不同,腾讯的产品更加符合中国国情,他们的产品先充分利用“六度理论”去增加人与人间的粘性,然后自然而然的增加了用户对产品的粘性和依赖。而Google和微软是直接靠产品的创新去提高用户对产品的粘性,对人与人的粘性关注度不够。但腾讯在互联网产品的组合和创新方面和Google还有较大的差距。作为本土企业,腾讯在努力借鉴Google和其他WEB2.0企业的优点,此外腾讯还积极的吸取其他国家对抗国外互联网巨头的成功案例,比如韩国的赛我网,已经从MSN手中重新夺回了年轻用户这一市场,这其中的经验都是腾讯正在汲取的。
 
  我们发现,不管是WEB2.0还是WEB1.0,服务商的目的只有一个:盈利!而中国市场中的盈利模式不多,大致分为三个:广告、增值和商务平台。而盈利的必要条件就是要增加用户以及用户与产品间的粘性,即时通讯、电子邮件、网络游戏等互联网服务都是增加粘性的手段。为了增加收入,服务商不可能只用一种手段去影响商业模式,因此我们就看到了服务商多元化的扩张现象。
 
  比较以上三家后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腾讯的目标客户更多的集中在低端和中端用户,微软发展的是高端用户,而Google把自己的目标用户定位得更广泛,它的产品组合适用于各种层次的人,但在中国的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悄然逼近WEB2.0业务的过程中,他们的相互渗透和争夺将更加激烈,谁能让自己的膏药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谁就是笑到最后的人。
 
 
相关文章:
 

文章引用自:http://www.ccidconsulting.com/import/channel/detail.asp?Content_id=736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