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战略与投资咨询事业部分析师
王继云
作为TCL的发展根基,彩电业务的国际整合,关系到TCL集团国际化战略的成败。从这个角度而言,李东生直接接管TTE事务就显得合情合理。
随着TTE(TCL—汤姆逊)公司老一代领导人逐步退居二线,TCL集团将进入由李东生亲自挂帅的“少壮时代”。
追溯历史,在TCL集团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时,李东生退居幕后,主要扮演协调和指导的角色。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李东生走向前台,创业的元老级人物纷纷隐退,李东生的管理思维也已经从原先的“分权而治”转变为集权管理。同时,他也把自己的职责从简单的战略牵引提升为战略牵引与战略执行并举。笔者认为,这种从管理者定位到管理方式的转变,都将更加有利于推进TCL当前的国际化进程。
分权而治最显著的优势是,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给员工充分的发挥空间,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决策效率低下、执行力不强。从TCL集团的发展历程来看,分权管理造就了集团庞大的市场网络,多元化进程也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分权而治在业务协作和决策效率上的诸多弊端亦显露无遗。
首先,由于各业务独自为政,公司的全局业务在分权而治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协同。客观地说,如果TCL集团中国业务的协同没有很好得到实现,要在此基础上实现国际业务的协同,就是难上加难;其次,分权而治不利于树立领导权威,国际化决策难以得到有效执行;最后,分权而治很容易导致核心团队及核心技术集体流失,这点从万明坚出走导致的骨牌效应就可以看出。在TCL集团国际化迫在眉睫的节骨眼上,加强集权管理已经凸显出必要性。
CEO的首要职责是制定企业战略,然而对公司经营而言,战略的执行同样重要。成功的集权式管理不仅仅要求集权者对公司战略起到牵引作用,更要保证并加速其执行。这就需要公司懂得如何“抓大放小”。而李东生正是抓住了这一问题的实质,在2005年11月间即明确指出,要“退出缺乏竞争力和前途不明朗的产业”,坚决清理“持续性经营亏损且得不到有效改善的企业”。2005年底,TCL集团旗下的国际电工与智能楼宇两项业务也以16.9亿元的高价被整体出售,证明了李东生的决心。
放小原为抓大,作为TCL的发展根基,彩电业务的国际整合,关系到TCL集团国际化战略的成败。从这个角度而言,李东生直接接管TTE事务就显得合情合理。如果能够顺利扭转TTE业务运转的颓势,将一扫长期笼罩在TCL集团之上的阴霾,极具战略意义。
经过多年的国际化实践探索,李东生找对了其在TCL集团国际化战略中应扮演的角色。可以期待,TCL集团的国际化之路也将由此步入全新时代。
文章引用自:http://www.ccidconsulting.com/news/channel/Detail.asp?Content_id=7342
前一篇:国产手机再度崛起值得期待
后一篇:VOD进入商业运营需解决四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