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字图书传播vs版权保护

(2006-06-08 13:13:15)
赛迪顾问计算机与软件咨询事业部分析师  郑平
 
    根据媒体报道,Google的数字化图书馆计划(Google Print)在2004年提出之后虽然得到了外界的普遍欢迎,并且在2005年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其虚拟图书馆测试版于2005年正式上线,全球用户都可以通过免费搜索,在线浏览相关的图书内容。但是,这项浩繁的工程在2005-2006年以来却频频引发出版界的抗议和诉讼,这也严重影响了该项计划的顺利实施。
 
点评:

    大多数抗议和诉讼的焦点都与版权保护相关,例如美国出版商协会向纽约曼哈顿地方法庭提交的诉状中,就指控Google将大学图书馆图书扫描并上网一举,侵犯了图书版权,使出版界蒙受损失。尽管Google的数字化图书馆计划在推出之初受得了相关合作出版商、大学图书馆等机构的赞同和支持,但是随着计划的逐步实施,以及Google对该计划涉及范畴的不断扩大,出版商开始对其产生置疑,甚至对于Google能否有效地履行其最初协议,保证对版权图书的保护方面产生了信任危机。

    事实上,自从数字图书馆产生以来,国际、国内都频频发生与版权保护有关的纠纷案件。网络环境中,对数字图书版权保护手段的变化以及图书馆自身运作模式的改变等因素,都使数字图书馆面对着比传统图书馆更大的版权责任风险。目前在中国,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普通高等院校开始涉足该领域,数字图书的数量正在急速增长。而在这种增长背后,如何对版权实行有效的保护将成为可持续影响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无论是对于google的数字图书馆计划还是对于中国正在兴起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如何从政策、法律和技术方面协调数字图书的正常传播和对版权的有效保护,都有待教育界、出版界和IT界的全力合作和进一步探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