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完璧归赵——一个瓷罐的故事

(2016-04-17 07:32:43)
分类: 随笔

和刘鹏旋老兄的交情是几十年的时光了。

几十年前,回老家,到他家拜访,看到他家有一对瓷罐,忍不住赞扬了几句。

当年我对瓷器的喜欢,不是今日瓷器作为文物而身价陡升的那种喜欢。

是纯朴的喜欢瓷器的素朴和洁净,也是少时家里有几件瓷器给我的熏陶记忆所致。

父亲在我三岁时就进了天国,但留下了他生前所置的帽筒和五子登科的人物瓷器。

鹏旋老兄看到我喜欢这瓷器,说:就送了给你。

这是人家的好东西,我怎能接受了带走,后来,忍不住瓷器的美好之惑,这一对瓷罐我只接受了一只,放在我家的博古架上也欣赏了二十多年了。

前不久,我看看博古架上的瓷器,大脑中过往这记忆中的往事,觉得应该将这件瓷罐归还给鹏旋老兄。

这数十年,居室搬迁,对于国人是常事,这瓷罐,应该是鹏旋家的传家之物,如果祖辈遗存的东西无几,这件瓷罐就是传家之宝。只有归还给昔日主人,这瓷罐才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看鹏旋先生的随笔集《家住黄桥》,知其祖籍宜兴,中国以陶瓷闻名世界,瓷都江西景德镇,陶都江苏宜兴,陶与瓷,彼此相依而生光辉。鹏旋如今儿孙满堂,对其孙子而言,这瓷罐最起码是其太祖一辈在民国年间购置的遗物(俺泰兴称爷爷上面一辈的为太太)。这不是一般的文物意义,而是传家之宝的意义,世间所谓的文物,就是这么一代传给一代的。此意电话告诉鹏旋,他坚辞不就我意。我陈述此举意义和价值,说服其接受我的行为。

这个瓷罐上的文字:

柴(?)宝妆成叹看守,

百花相见才(?)低头。

果然修得汾阳福,

松鹤场中有精神。

江西曹坤昌出品

过去的瓷器艺人,写字往往随意不拘,纯是民间的写法,有些字找不到出处,只有揣摩是何字了。

将博古架上的那个瓷罐取出,认真打包,待他日回泰时,将这件刘家的传家之宝交还主人。博古架上的空出处置放了我的另一件青花瓷罐,深山老树,两个隐居客在树下对酌而欢。

将刘家的传家之宝,完璧归赵,心有所安,心有所乐。

 

完璧归赵——一个瓷罐的故事

完璧归赵——一个瓷罐的故事

完璧归赵——一个瓷罐的故事

完璧归赵——一个瓷罐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