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媒体采访回答的几个问题
(2009-09-19 18:33:54)
标签:
杂谈 |
分类: 乙肝 |
接受媒体采访回答的几个问题
Q1 作为国内反乙肝歧视NGO组织北京益仁平中心负责人,您觉得国内在入职、入学、入托体检中强制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现象是否依然严重?国外是什么情况?
在这些领域,强制检测乙肝的现象依然严重。上海的状况好一点,卫生局很重视,其他地方与以往的改善不大。特别是一到夏天,向我们求助的人就特别多,很多乙肝阳性的大学生去用人单位报到被拒绝,很多乙肝宝宝的妈妈们带着孩子去幼儿园报名被拒之于门外,很多高考的考生家长也会向我们申诉他们的担忧。
在国际上,乙肝携带信息都是被作为个人隐私信息来保护的,不允许在劳动就业领域和教育领域强制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这是一个国际惯例。另外,和乙肝传播途径完全一样的艾滋病,在世界各国也是禁止强制检测的,在我国也是如此。所以,对待乙肝,也完全应该采取同样的禁止检测政策。
Q2
近年来,您和您所在的NGO组织在消除社会的误解和促进国家有关部门出台具有进步性的措施上做了哪些工作?
一、我们开展了大量的科普宣传活动,向公众发放科普宣传品、举办讲座、培训,宣传科学的乙肝常识,消除误解和恐惧;
二、我们每年都开展调查研究工作,2008年10月,我们发布了《高等教育乙肝歧视调查报告》,2009年2月,我们发布了《外资在华企业乙肝歧视调查报告》;
三、我们每年都会游说大量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上提出提案和建议;
四、为乙肝携带者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近三年来,我们协助的反歧视诉讼案有近一百起,而且大多数案件被媒体广泛报道,成为影响性诉讼;
Q3 这些工作有没有成效?
这些工作成效显著,引起了公众、舆论和政府对乙肝歧视问题的高度重视,正在逐渐地改变着公众对乙肝的认知,也帮助国家完善了法律、协助政府出台了若干保护性的政策;目前,公务员招录领域的乙肝歧视现象已经几乎完全消除,在其他领域也逐渐在进步;
Q4
您在工作中是否感觉到,包括企业、学校、行政机关等在内的机构在乙肝检测问题上的观念较之以往是否有了明显改善?
在公务员招录领域,这个观念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善,但在其他领域,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尤其是教育领域,问题仍然非常严重,在幼儿园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阶段,乙肝都是体检的必检项目,乙肝携带者学生的隐私权无法得到保护,很多学生因为体检结果而失去入学机会;
Q5 您对乙肝携带者在维护自己就业权等合法权益上有何建议?
一、要认真了解乙肝的医学常识,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预防办法,以及保健知识,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正确认识乙肝,帮助自己树立信心;
二、深入学习国家的保护性法律和保护性政策,了解自己所拥有的权利;
三、要了解求助的途径,一旦自己受到歧视,就可以及时求助。求助途径通常包括:司法部门的法律援助、乙肝携带者网站(如肝胆相照论坛)、反歧视的NGO(如北京益仁平中心);
Q6 您在相关维权工作中遇到最大的阻力是什么?您是以怎样的心态来工作的?
阻力一、无良企业的抵触和打击报复;
有一些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不但不遵守国家的法律,而且在被起诉之后,仍然不愿意承认错误,采取种种方式狡辩抵赖,例如:不承认录音证据的有效性、对当事人进行恐吓,等等。更有一些企业,对我们机构进行威胁恐吓和打击报复。
阻力二、法律的传达和贯彻不到位,很多行政主管部门(劳动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国家的保护性法律和中央政策不了解,也没有积极地去落实;一些法官对法律的理解有偏差;
阻力三、法律对歧视者的惩罚力度太小。例如,很多反歧视诉讼案,法院仅仅判决赔偿几万元,这对于企业来说根本无足痛痒,对歧视现象起不到惩戒和威慑的作用;
Q7 在您的心目中,国内反乙肝歧视工作的理想图景是什么样的?
一、国家应该像许多国家那样,制定专门的《反歧视法》,限制和制裁一切形式的歧视现象;
二、国家应该像许多国家那样,设立专门的反歧视机构“平等机会委员会”,在各地开设分支机构,负责协助受歧视者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