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萨博世爵庞大汽贸北汽青年莲花汽车 |
▨文/王概
在世爵、萨博、庞大汽贸与青年莲花签订了四方合资的《谅解备忘录》之后,沉疴中的萨博依然未能焕发出应有的生机。
尽管此前,庞大汽贸曾信誓旦旦的的分两次打了4500欧元的所谓“购车款”,而且这笔“购车款”也立马起到了作用,萨博汽车恢复了部分产能。但在四方缔约之后,萨博汽车却再次被迫面临停产的命运。
不少人认为,萨博汽车的再次停产必将直接打击到缔约四方的合作信心,但笔者不太赞同这样的意见。
固然,四方缔约签署的这份《谅解备忘录》和之前“闪婚”、“闪离”再“闪婚”过程中所签署的一系列《谅解备忘录》一样不具备任何的法律效应,但它是完成正常审批流程的必要环节。
通常来说,从《谅解备忘录》到实现合资的过程需要漫长的时间。对资金链早已断裂N次的萨博汽车来说,此时的停产,并非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况且,在萨博项目落地之前,一切都充满变数。
根据一篇名为《萨博称供应商尚在谈判 停产时间或延长两周》的报道,世爵的首席执行官维克多穆勒(Victor Muller)提到了一个“被媒体忽略报道的事实”,称“国家发改委早已选定青年汽车与其合作”。因此有人猜测,华泰汽车的出局可能早在一个月之前就已注定。
但事实是,几乎在与庞大汽贸签署《谅解备忘录》的同时,世爵汽车就在与青年莲花商谈合作的事宜。
从表面上看,青年汽车就是萨博汽车在中国要寻找的那个“傻大木”,它满足了萨博汽车的几大基本条件:
一,有钱。青年汽车这些年来在客车和重卡方面一声不吭的赚大钱,而钱恰恰就是萨博选择中国合资对象的最重要因素。
二,没有或者缺乏像样的自主品牌。在乘用车的海洋里,仅凭青年的莲花就想跻身主流之列,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领导有短期内的业绩冲动,并且不为失败的投资承担责任。或许“抄底”算得上是中国青年汽车董事局主席的业绩冲动,或许正因为敢作敢为的庞青年不必为自己承担什么责任,萨博汽车才会如此的垂青。
但显然,在这三大因素里面忽略了一个很要命的事情,那就是利益平衡。
世爵需要给萨博救命的钱,最好还能借萨博赚一笔。庞大需要“准生证”,以此实现从中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向汽车生产商的角色转变。四方合作,所打造的合资式自主品牌,又能为青年莲花增添多少光彩呢?
再者,一个即将关系到企业发展命运的事情,庞青年主席怎么也应该像庞庆华那样正儿八经的率团去瑞典考察一下吧?
庞青年没有做的事情,或许北汽早就就做过了。
根据国家质量检疫监督总局6月3日发布地方新闻:《北京检验检疫局助力北汽集团海外收购》,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继收购萨博核心资产之后,又以约3100万欧元成功收购瑞典威格尔变速箱厂的全部设备装备及技术文件,使其变速箱的生产能力将实现“零的突破”。
此前,北汽用重金买到了萨博汽车的淘汰资产之后,一直在为打造所谓的自主高端品牌乘用车忙活着。不过囿于各种原因(详见:萨博淘汰资产即将定音 北汽四大难题亟待破解),北汽一直未能完成对淘汰资产的消化吸收和创造的过程。从张欣到李洪炉(从张欣到李洪炉 北汽式萨博还需世爵用药?)一系列的人事更替的背后,都在反映出北汽在萨博项目上的彷徨和纠结。从大规模的海外招聘,再到收购海外变速箱厂,再到重要负责人多次表达的与萨博再次合作的愿望,围绕着萨博淘汰资产的“汉化”过程,北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因此,即便在人事更替之后,北汽的相关负责人还是一再的表示了与萨博的合作欲望。如果从萨博汽车选择“傻大木”的条件来看,与青年汽车相比,北汽的条件更充分,领导在短期内的业绩冲动也更为激烈。作为国内一线的汽车企业,北汽虽然斩获了世界第一大商用车制造商的桂冠,但在乘用车方面尤其是自主乘用车方面乏善可陈。从BBDC的分崩离析,到北奔与奔驰中国的纠结,再到萨博项目的难产,更具政治影响力的北奔要想实现“自主品牌”时代的业绩突破,没有原萨博团队的支持可不行。
▨文/王概
▨原创文章,转载烦请署名。
▨欢迎尖锐评论,提倡文明用语
▨和谐共处,跟帖广告内容请勿霸屏,谢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myauto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新浪车微社:http://new.q.weibo.com/49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