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事偶記
(2011-08-31 21:15:44)
标签:
杂谈 |
我去一看,大吃一驚。屏山帶水,形勝天然且不說了;占地百畝,都是老民居舊建材重構起來的,此在今日,何可再得?內部現代化設施又極雅潔便利,講堂、齋室、書房、茶寮,無不井然有序。與松齋先生及蕭文立樸齋先生促膝快談書院之理想與實施步驟方針等,亦極相得,料此當大有可為也。
歸來後,樸齋先生有詩,曰:龔雲起先生應張松齋先生邀,惠臨南金書院,煮酒快談,共論成均掄才大業。叨陪座末,感賦呈兩公:「屏山帶水艷陽天。風虎雲龍聚兩賢。肝膽濁醪欣共照。腹心佳茗慨隨肩。矢傳往聖千秋業。壯續昇平萬世年。慚愧鯫生叨末座。獻芹奔走盡愚虔。」「飛揚慷慨放懷歌。擊碎唾壺今奈何。鬱憤前塵拍案訴。悲涼心曲拊膺哦。誓傳真諦越瀛海。痛拯俗庸執斧柯。偉業從來重發軔。昆侖一笑醉顏駝。」
松齋先生和作曰:「際會渾如坐舜天,桃李園中待時賢。濁醪佳茗談高義,草榻松風論鐵肩。益友指歸開霽月,不才憂道忘天年。從今直夢弦歌起,聖域熙朝感忘虔。」
我事冗又乏才氣,勉和一律,遂樹降幡矣。詩云:「舊聞願力得迴天。頗從書史仰昔賢。肯使洪流堙息壤?略持道術峙鳶肩。南金雅會方明志。北海傳經可忘年。不惜費聲歌郢雪。吾儔同濟盡吾虔」。
此近日快事也。另補敘雜事數端:
我在大陸的遊歷狀況,曾輯為《北溟行紀》,由台灣印刻出版社出版,所錄為二OO四年之事。後上海世紀文景另出簡體版,乃是附益二OO五年間事另編之選本。二OO六年以後事則再編為《神州講學錄》,由臺灣風雲時代出版社印行。序文曾在這個博客上發表過,但發行商建議改個書名,因近人不喜談學問,勿以講學為名嚇之也。因此陳曉林兄替我改成《九州心影錄》一套三本,分別是:《遊必有方》《時光倒影》《龍行於野》,近年蹤迹,於茲殆可略考。
在大陸則主編「港台及海外學人學術系列叢書」,第一輯四本,也已由華中師大出版社出版,收了陳國球(香港)《結構中國文學傳統》、楊松年(新加坡)《中國文學批評史書寫問題論集》、呂正惠《抒情傳統與社會現實》、蔡英俊《語言與意義》,及我的《文學批評的視野》。可惜印時倉促,我的主編序及各位的作者序均未及納入,所以讀者看來或許會有些摸不著頭腦,不知編輯此套叢書之旨趣及去取標準為何。事實上,本套書也約了趙毅衡、張隆溪兩先生,後因故未能收入,所以所選才會僅偏於港台新加坡。
上海東方出版社我主編的「中國文化符號學叢書」也出版了其中兩冊:林信華《社會符號學》、周慶華《語文符號學》,另外幾本還在編印中。
編書寫書之事,還有可一提的是《中國文學史》下冊,台灣里仁書局早已出版,大陸簡體字版則正在排印中。許多師友垂問,特此奉聞。
本學期的課,則在北大仍為研究生開「文心雕龍」(周三1-2节,三教504),為本科生開「文學與文化」(周三3-4节,二教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