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弔墓

(2007-07-20 20:34:20)
  江西之行,唯一未如預期的,是弔辛棄疾墓未果。輝誠於此亦有記述,一併附錄在此:
 
            尋稼軒墓

  在景德鎮看完湖田古窯址、博物館,心裡卻一點兒感覺俱無 。故爾聽杜老師在館前旁徵博引談中國瓷器發展史,談如何從瓷色、窯溫、瓷原料賞看歷代瓷品,談素瓷如何一路演進出青花、胭脂紅、正黑等豐富釉色變化,內心竟毫無漣漪。連進到博物館對著琳瑯滿目的瓷品照樣興趣缺缺。低頭一想,許是自己自幼於農家長大,碗盆匙杓俱是粗拙樸素,與精雕細制的景德鎮瓷趣味大不相同,興致不高也是自然。

  自景德鎮驅車往江西東北部走,夜宿上饒。隔天一早,驅車往鉛山,大巴士轉入鄉間小徑,車子在石路上顛簸晃蕩,不斷與摩托車改裝成的青色三輪機動公交車擦身而過,車後棚內兩側紅色小長椅凳上坐了五六個約莫偏遠山區要往幹道上鄉鎮上買東西的婦人,人人手裡都提著老式青紅白相間的橫條塑膠袋,前方忽有一輛滿載鼓鼓褐黃布袋穀稻貨車停在路旁,大巴士費了好一番功夫才勉強從田溝上軟草地交會而過。車窗上開始出現雨點,繼而點點絲絲出現玻璃,後來乾脆不顧一切地放肆地撒起野潑下驟雨,我心裡滴咕著:「下這麼大雨,待會兒如何祭墓啊?」

  我們此回前來,是龔老師特別安排尋訪拜祭辛棄疾(號稼軒)的墓,以表景仰大文學家之意。原來稼軒三次隱退有兩回就是在上饒帶湖一帶,死後便葬在鉛山縣鄉間山巒之中。
 
  在車中,忽然想起大學時代進師大南廬吟社,學吟唱宋詞,學最多的就是稼軒的詞作,舉凡各式風格俱有,慷慨而略帶感傷如〈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悠閒如〈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豁達如〈西江月〉(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功夫),惜春如〈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記得有回全社社員外出踏青,中途休息,十幾個男女社員閒來無事便在溪谷間對唱起《詩經'關睢》一章,唱罷,大家仍意猶未盡,有人簇擁著一大三學長唱,只見他也不推辭,逕自站直身子,忽地衝口而出:「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我一時如遭電擊,動彈不得,隱隱然感受到無窮盡的雄渾、滄桑與悲涼,俱在學長聲音演繹中雲湧騷動,蘊蓄爆發,一聲悲涼深似一聲,一陣豪邁強似一陣,直到最後一句「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大家全靜默無語,山谷中只剩風葉窸窸窣窣若為之嘆息良久。

  我在車內盤算著,若能在稼軒墓上朗唱一闋稼軒曲子,豈不快哉!遂在心裡盤算著,思來想去,唯有〈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一闋最能簡短意賅地表達稼軒一生心情寫照,遂不斷湧起「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熟悉的旋律,暗自決定待會兒在墳上要好生朗唱此詞。

  不料,越往前行,鄉間石路愈發窄小,大巴司機瞥見一農家前空地可掉轉頭,唯恐再往前行無處可回車,便止住車,下車步行向前探路,猶豫該不該再往前開,龔老師和領路者上饒師院院長商談一陣,若步行前往還需一小時,但雨路泥濘,幾乎寸步難行,決定就此打住,認為雖功虧一簣,然誠意已至。
 
  大伙兒下了車,讓車體減重以防車輪陷入泥地,一群人擠在土屋農家簷下避雨,農家主人殷勤招呼,又是擺放竹凳木椅,又是添上清茶,情意殷殷。不一會兒,天公忽放晴,日光艷照,泥路上蒸騰出一股股瀝漚熱氣,逼著身子冒湧熱汗。司機折騰了好一陣子才順利掉轉車頭,大夥兒便在聞訊前來圍觀的村民好奇眼光中上了車,離開不知名的小山村,漸行漸遠稼軒墓了。

  車子仍在鄉路間顛躓跳盪,領路小車忽停住,詢問路人某處該如何走。我原以為是要改走另一條路至稼軒墓前,當下喜不可遏。大巴又在一小村落前入口處停住,大夥兒再度下車,步行穿過村中小巷,踩上竹叢邊坡,再沿一條筆直石階爬過一座小山坡,登時出現一池湖沼。湖水暗紅鮮豔,湖中有一小島,中有一座高長拱橋相連,過了橋來到一座墓前,只見一座環抱墓門,中有一墓塚,其後方見墓碑,我心裡還一頭熱準備高唱〈破陣子〉,這可是我們南廬吟社前所未有之經驗。
 
  忽聽得龔老師:「蔣士詮,和袁枚、趙翼並稱清初三大家」云云,其他我就聽不真切,好像被潑了一桶冰水,看了幾眼便想往回走。又聽見龔老師說:「此處山頭是銅礦場,湖水變成銅礦污水處理池,呈現暗紅色 ,只有我還留在憾恨當中,笑不太出來。

  回到車子後,轉念一想,蔣士銓不就是《古文觀止》所收錄〈鳴機夜課圖記〉的作者嗎?那篇將母親克勤克儉、相夫教子的細節刻劃地平易動人的文章還曾在高中時代留下深深的記憶。原來祖籍鉛山的蔣士銓最後是落土歸根長眠故鄉,且和稼軒墓隔著幾重山巒遙遙相對,真叫人意外。

  雖然最後還是沒機會在稼軒墓上朗聲高唱,但想想自己對辛稼軒的認識、感情,甚至敬仰,自然不會因此番阻隔而稍有減損。反而也許因著這樣的遺憾,心中會益發響亮著過往所學過的稼軒詞作,益發學著他處事如是、隱退如是的豪邁豁達之情,學著他讓胸中的一點點浩然氣,一回又一回地狂歌山巒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國學營餘音
后一篇:武士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