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之行,唯一未如預期的,是弔辛棄疾墓未果。輝誠於此亦有記述,一併附錄在此:
尋稼軒墓
在景德鎮看完湖田古窯址、博物館,心裡卻一點兒感覺俱無
自景德鎮驅車往江西東北部走,夜宿上饒。隔天一早,驅車往鉛山
我們此回前來,是龔老師特別安排尋訪拜祭辛棄疾(號稼軒)的墓
在車中,忽然想起大學時代進 師大南廬吟社,學吟唱宋詞,學最多的就是稼軒的詞作 ,舉凡各式風格俱有,慷慨而略帶感傷如〈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悠閒如〈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豁達如〈西江月〉(醉裡且貪歡笑 ,要愁那得功夫),惜春如〈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匆匆春又歸去)。
記得有回全社社員外出踏青,中途休息 ,十幾個男女社員閒來無事便在溪谷間對唱起《詩經'關睢》一章 ,唱罷,大家仍意猶未盡,有人簇擁著一大三學長唱 ,只見他也不推辭,逕自站直身子,忽地衝口而出:「千──古─ ─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我一時如遭電擊,動彈不得,隱隱然感受到無窮盡的雄渾 、滄桑與悲涼,俱在學長聲音演繹中雲湧騷動,蘊蓄爆發 ,一聲悲涼深似一聲,一陣豪邁強似一陣,直到最後一句「憑誰問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大家全靜默無語,山谷中只剩風葉窸窸窣 窣若為之嘆息良久。
我在車內盤算著,若能在稼軒墓上朗唱一闋稼軒曲子,豈不快哉
不料,越往前行,鄉間石路愈發窄小,大巴司機瞥見一農家前空地可
大伙兒下了車 ,讓車體減重以防車輪陷入泥地,一群人擠在土屋農家簷下避雨 ,農家主人殷勤招呼,又是擺放竹凳木椅 ,又是添上清茶,情意殷殷。不一會兒,天公忽放晴,日光艷照 ,泥路上蒸騰出一股股瀝漚熱氣,逼著身子冒湧熱汗 。司機折騰了好一陣子才順利掉轉車頭,大夥兒便在聞訊前來圍觀的 村民好奇眼光中上了車,離開不知名的小山村,漸行漸遠稼軒墓了。
車子仍在鄉路間顛躓跳盪,領路小車忽停住,詢問路人某處該如何走。
忽聽得龔老師:「蔣士詮 ,和袁枚、趙翼並稱清初三大家」云云,其他我就聽不真切 ,好像被潑了一桶冰水,看了幾眼便想往回走。又聽見龔老師說: 「此處山頭是銅礦場,湖水變成銅礦污水處理池,呈現暗紅色
,只有我還留在憾恨當中,笑不太出來。
回到車子後,轉念一想,蔣士銓不就是《古文觀止》所收錄
雖然最後還是沒機會在稼軒墓上朗聲高唱,但想想自己對辛稼軒的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