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祖國、民族

(2006-04-26 23:12:34)

 

  我在大陸旅行,每見節日慶典,就會有單位安排人唱歌跳舞,歌頌「祖國」。我淺學,殊不解此詞之由來。但由詞意可知此乃指先世所居之國,也就是僑居在外的人對他原先國度的稱呼。哪有住在本邦的人也喊自己國家叫祖國的道理?就像旁人稱自己的老婆,客氣的,可叫夫人,卻怎好自己說我夫人如何如何?別人問你府上何處,亦是敬詞;自己說籍貫,又豈能云我府上台中、我貴姓張?大陸上把這些詞全搞混了。

 

  更不成話的,是一歌頌起「祖國」來,就不免把「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等咒語翻來覆去地說說唱唱不休。唉呀!中國內部,人種紛如,何止五十六?

 

  中國境內,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都不用說了,僅以與台灣關係最密切的福建〈閩〉來看,就複雜得不得了。

 

  閩,本來就是南方的部族,見於《周禮‧夏官‧職方記》,謂有八蠻七閩。可見閩之內部還有不少分支。而整個閩族又屬於廣義的越民族。

 

  越民族本身族系甚雜,因此秦時《呂氏春秋》就把越稱為百越。百是形容其多,其地則自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海南島到今天的越南,十分廣闊。所以浙江舊稱越,閩稱閩越,廣東稱為粵,越南在最南端,故名越南。

 

  越民族的文化,依考古所見,與中原大抵是同步發展而各有特色。例如浙江良渚文化、馬家濱文化,福建馮原文化,江西山背文化,越北石峽文化等,都顯示了它是稻作文化的發祥地,使用著與中原不盡相同的石錛、雙肩石斧、住欄杆式的房屋,又比較早出現鼎、豆、壺式陶器,陶器的色彩和幾何紋也比中原豐富。甚至還有釉陶,也就是早期的瓷器。這些,都可見它自成一格,屬於另一個文化區。包括後來的青銅器製作,中原多採陶範,用渾鑄法;越地多用石範,係鑲鑄法,其工藝也不甚相同。此外,更明顯的就是越地斷髮紋身,中原華夏民族則以衣裳冠冕代表文明,是要穿衣服、蓄頭髮的。

 

  但不同的文化體系終究也不免要產生互動。華夏民族的夏,其族屬就很可疑。因為越民族的圖騰是蛇,那個「閩」字,門裡面的長虫就是蛇。而夏禹之禹字,本意也是大蛇。禹又是在會稽山召集諸侯的。會稽即今之紹興,禹陵亦在此。可見他與越民族有很深的淵源。誰也不能確定他是否本為越民族之領袖,帶著百越各部首領去治水,功成之後便定鼎於北方的。因為夏朝後來少康庶子即封於越,而南方濱海民族顯然也比北方人更懂得水性。

 

  其後吳王夫差北伐齊魯,稱霸中原;越王勾踐馳騁江淮,諸侯號為霸王,或許也都是夏禹之遺風使然。

 

  不過,後來者似乎並沒有夏禹那麼順利,得以入據中原大統,反而是其他勢力逐漸進入了越地。

 

  先是,越為楚所滅。其中一支殘部據台州臨海,建立甌越;一支進入福建,建立閩越。秦皆滅之,併為閩中郡。入漢以後,叛服不定。漢武帝要發兵征討閩越王,閩越王就自己刻了一方玉璽,也自稱武帝,任命幾位將領叫「吞漢將軍」,與漢開戰。導致後來武帝平了閩越後,把其人民都遷到江淮以為報復。閩中自此空虛,漢人乃大量進入閩越。

 

  換言之,早期華夏民族中,可能混有不少越民族,龍圖騰也就是從越人或東夷處演變而來。反之,越地爾後則多是漢人。

 

  越地後來多是漢人,這一點許多人也不否認。例如閩南人就常以中原正統文化之裔胤自詡。泉州的「南音」,近來正在申報世界遺產;閩南語多存古漢語音韻,也是眾所周知的。閩南人自稱河洛人,更表明了他們來自中州。

 

  但漳泉人氏,溯源頂多到唐代,如說陳元光開漳之類。殊不知唐代以前,越人北上或漢人南下,早已如上文所述,是很普遍的事了。唐代南來「開漳」的人,自以為他們是來開闢的第一代漢人,其實根本不是。而「河洛人」之稱,看來是指他們來自黃河洛水之域,但也許又包含著他們可能與越民族亦有淵源的秘密。

 

  原來,百越中有一支就叫駱越,又名雒越。《史記》中僅稱為駱或雒。《釋文》:「雒,音洛」,乃是洛陽之洛的古字。這一族,在西周時代就與中原有過交往了。到《舊唐書‧地理志》《元和郡縣志》等書,還記載嶺南西道若干地方,是「雒越舊居」或「西甌駱越所居」。可見越人本有一支名之為雒,河雒人、河雒話之雒,是真指中州洛陽,抑或點出了它與古越民族的關係,豈不令人遐思無限?

 

  講了這麼一大通,無非是要說越中有漢、漢中有越,真個是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其實難分得很。

 

    尤其是所謂漢民族,本身就不是一個種族,而是諸種族融混之後形成的一個文化共同體。所以,若從種族的角度或標準去區分漢族與其他民族,根本就是文不對題。像大陸所分的五十六個民族中,就沒有越民族,因為越民族已被計入廣義的漢族中了。其所謂漢族,則內中又有許多越族或其他民族,像許多泉州漢人其實是阿拉伯人,只由種族的角度去看,如何弄得清楚?同時,也因漢族原即是各族聯合起來的一個文化共同體,所以它人數才會特別多,遠多於其他「少數民族」。否則,就算漢人特別會生小孩,亦不至於與其他民族人數相差那麼遠。

 

  這個道理,是觀察中國民族問題的基本常識,可惜在這樣個時代,具備此常識者還真不太多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門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