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的曲线

(2009-09-10 03:13:32)
标签:

片上

女性作家

男权

李心丽

杂谈

行走的曲线
——读青年作家李心丽新作《片上》
                李迎兵/文 
  
  
    新时期文学的多元化背景,以及国外女性主义思潮的一些影响,使得长期受制于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女性意识,猛然在新的世纪醒悟并迅速滋长。作为成长在这样相对开放的文化语境下的青年作家李心丽,其小说创作越来越显示出对生存与命运的关注,尤其在叙述中力求把握内在的情感张力。也可以说,由于多种因素、多边力量的聚合融会,才成就了李心丽的中篇小说《片上》。


    李心丽对可岚这个人物的把握,放在了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突出女性在婚姻与情感中的挣扎和困惑,也有女性对于身体与灵魂的思考。可岚从技校毕业之后分配到了印刷厂,后来结婚生女,按部就班,在城郊过着庸常人的生活。随着女儿梁小鱼的长大,小升初上重点中学需要城内片上的住房,于是一家人就此忙碌起来。为了在城内片上租到到房子,可岚与丈夫梁超竟然深夜出去寻找招租信息时,被当做犯罪嫌疑人抓到派出所问话。这一情节,颇富有戏剧性,有惊无险,真实展现了小老百姓的生活艰难。李心丽的文字处理颇具有冷幽默的风格,可以说,耐人寻味。

  
    7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林白说:“只有90年代的多元化,才会有我的生长空间。”这就是多元包含的开放文化态式,破除了以往的思想桎梏与文化闭锁。一些文学禁区冰释,包括女性主义在内的世界文化哲学思潮才会行走古老的三晋大地;历史转型期的文化饥迫感在中国春回神转的异常强烈,并提供了各种急需开拓且能够开拓的空间。文学是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领域和一支重要力量,女性作家则正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李心丽在中篇新作《片上》,绽放出她独有的熠熠光彩与绰约风韵。在女性作家中,像铁凝、蒋韵、王安忆、迟子建、陈染、残雪、林白、葛水平、颜歌等,她们在文本中挑战传统,反叛男权社会,强调女性的独立价值与独立人格,通过女性独特的心理、文化视角和女性独特的艺术感触,解构男权文化,构建女性自身的话语体系。李心丽的这种 “解构”与 “重建”,是从她的《片上》里可岚这一人物最为鲜明,通过租房中遇到腾伟之后出现的一系列情感变异,从而作为她的生命基点而走向纵深发展。 
  
    腾伟和梁超完全不同,向可岚打开了另一片生活视域。可岚的单纯平稳,以及单一化的平静生活,被后来一系列事件所打破了。为了女儿梁小鱼上重点中学,她迫不得已与腾伟假扮夫妻,用伪造房产证骗过调查组。不如此,梁小鱼无法进入重点中学;不如此,可岚的生活轨道也不会被改变。小说语言的简约和精致,体现在李心丽对生活细节和人物心理的具象把握上了。以假乱真的假结婚和假离婚,在李心丽的笔下写得非常精彩,既有了一种对当事人尴尬心理的揭示,又有一种对事件总体把握的宏阔力度,尤其还体现了一种现实的荒诞感。

    爱情与婚姻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基座,也是亘古不变的文学主题。在蛮荒时期的远古,人类的自控力虽然相当低弱,但也有道德伦理的异己力量来约束原始冲动。上个世纪90年代崛起的女性文学,便以男女情爱作为起点与基点,来颠覆和反叛传统,解构男权的主导。从可岚身上,我们能看到,李心丽通过文本并由此生发到躯体、生命、孕育、心灵、私人生活等女性空间,全方位匡正社会对人性的戕害。

    李心丽的《片上》,还有早先的《黑名单》、《回家,回家》等10多个中篇小说作品,多是女性意识在料峭早春里萌发的第一点醒悟的芽苞,是新世纪女性作家提取的最生动的女性人物标本。“可岚把衣服穿好,把梁超的衣服递过去,说快点,咱们出去先看看哪儿有房屋出租信息,既然不好租,那提早行动总能赢的时间吧?梁超说都快一点了,上哪去看呢?梁超没动,可岚不明白梁超为什么那么懈怠。对于她来说,这是天大的事。”可岚一直是这种隐忍型的女性,梁超只好在木然中随她的意愿了。这两个人物的性格有相近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小说在这里暗示了可岚与梁超之间在后来腾伟出现之后的裂痕。李心丽与王安忆的“三恋”式、张洁的梦幻式和葛水平的现实型,又有不同了。相对男性作家而言,李心丽作为女性作家对生活和世界的认识与把握,感性直观多于理性思辩。在这种心理机制下,她的笔下爱与人性的描述更注重直观呈现,来强调人物的女性主体。

      
    有人说,在复杂的现代立体世界里,任何事物包括人类,都是融入世界之中的。只有在盘根错节的多维立体关系网络中,才能界定某一个或某一类事物,才能阐释它的无限丰富的(不是单一的)本质与内涵。李心丽的《片上》共分为十个小节,3万多字。年轻、自由写作者、都市女性、小资分子、无固定工作、前卫……这些特征与她有着迥然的区别,所以她的作品也就自然而然地有着生活背景、文学意义等方面的独特性。这些独特性构成了女性文学在新世纪的更多亮色,同时也是女性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再次,李心丽出生、生活的背景更贴近社会生活和普通人的生活。她伴随着一个时代的发展而长大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心丽的《片上》就是解读当下现实生活中饮食男女小人物样态的独特标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