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就是文人

标签:
王维东湖阳关光荣与梦想杂谈 |
分类: 天 |
文人就是文人
一直不知道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文人。
看过一些注解,古称先祖之有文德者,指文德之人,也有指读书能文的人。其基本解释是指写过不少文章的读书人。想一想,似乎当个文人并不难,但仔细一琢磨,却又感觉遥不可及……
去过杭州西湖,也去过武汉东湖,不知为什么,总想为东湖叫屈,那西湖面积没有东湖之浩渺,堤岸没有东湖之绮纚,绿植没有东湖之茂盛,地理没有东湖之特殊,而名气却比东湖要大得多。两厢一对比,发觉西湖名气之胜于东湖,其实不在那一侧倒映的山、那一面波光鳞鳞的湖面,而在于山水间的文化。西湖岸边的每一枝叶,每一景点都有诗为证,文人骚客来到这里,都要留下诗词名句,千古流传,让人在其中,情不自禁有一种呤诗作赋的冲动,可见,西湖是文人,东湖却称不上文人,虽然它也是千媚百态,柔情万种,但却没有那种“欲把西湖当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的诗韵呤唱。
文人的魔力,竟让同一蓝天下的同样风景幻化成不同的色彩、不一样的风韵,就算是弱不禁风,也能让你丰满盈袖;即使是强健如牛,也能让你絮飞柳摆……哪怕那些遥远的洪荒,也能让人人心中都深怀一种向往、一个美梦。
我曾在黄昏的游船上遥望过烟雨中雷锋塔,也曾在晨曦雾霭中登临过霜染的磨山,还曾在一个秋水长天的午后披绣闼而上腾王阁。每次,在这些景点之中,心里都要回荡着那些儿时背得滚瓜烂熟、千古萦回的诗句。小时候在这些诗词中展望山水,那些江河大海,那些楼宇古刹,那些原野山石,或抑扬悱恻、緾绵顿挫,或傲然驰骋、丹心铁血,在幼小的心里描摹搭建。
然而,文人就是文人。
王勃九岁就名动天下,少年时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颂千古。将城阙之上 “三秦、五津”的怅然离别,表现得如此豪迈。多年以后,在过尽千帆的江褚之上,在月华如水的夜色之中,在星分翼轸的滕王阁遥襟俯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三尺微命,一介书生,“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间,感问“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虽然这时,他才知道,有些很重要的事情,书里没有讲。但他临终依然感慨: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愿只做一个文人。当峨冠博带早已破败零落之后,秃笔雕镂的人心,却如此镌永、不漫漶。
http://s11/middle/4926494ft785d282e01fa&690
王维温厚,送友出阳关,虽执袂不舍,却不劝阻。阳关的风雪,再凄迷、再新凛冽,于废墟荒原之外,他却淡然劝友更尽一杯酒。阳关西出,即便是沙丘、离草,即便是朔风、土塞,却成一种境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谁也不能想象,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儿,一千多年之前,王维却让友人在几声胡笳和羌笛中,体验了情怀的弘广,人生的壮美。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就算阳关终成废墟,终是荒原,但文人却不这么想。文人给你的,却是一种乐观、一种浪漫、一种气质、一种精神。文人成就的,是一生的光荣与梦想,虽九死犹未悔……
文人就是文人,做一个文人……我不够。
http://s1/middle/4926494ftb3a395388c4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