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他有三不能
(2015-09-16 10:49:22)
标签:
佛学 |
佛说他有三不能:
一、不能转定业。时节因缘未到,不能强求他转变观念。
二、佛不能度无缘之人。未能成佛,先结人缘。有人缘的人,到那里不要说话,群众自然喜欢亲近他,影响力量很大。有许多人学问能力相貌样样好,可是别人不喜欢亲近他,因他前生没有结善缘,只为自私自利,将来不但成不了佛,佛也无法度他。因佛的法他听不进去,更无功德善行,如何能见佛?所以,大家要多培养福德善行,多结人缘!
三、佛不能度不信之人。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他智慧不开,对你信心不够,你对他又有何办法?你越告诉他,他反而骂你神经病呢?所以,基督教说上帝全能,这个理论不通。上帝既然全能,为何还有魔鬼的存在?上帝既然全能,为何有人不信上帝?可见,他还有不能。而佛能通一切法本末究竟,彻万法之渊源,而不自号为全能,是有其道理的。——《花雨满天维摩说法•南怀瑾先生》
第一次进行禅修这门艺术时,其实会令人非常受挫。无可避免地,当我们的心智四处游荡,而身体感觉到累积已久的紧张和沉溺已久的习惯时,常常会看见自已其实没有什么内在纪律、耐心和慈悲。灵修时,即使努力引导、集中注意力,也不用花很多时间,就能看到自己的注意力有多么散乱、不稳定。虽然我们常把它想成“我们的心智”,但若诚实地观看,就会发现心智其实遵循着自己的本质和法则。看见这一点时,也会看见我们必须逐渐与心智建立一种明智的关系,使之联结到身体和心,才能使我们的内在生活稳定而平静。
这种联结的精髓就是不断把注意力带回我们选择的修行方法。祈祷、禅修、观想或复诵神圣的语句,都是有系统的方法,使我们的注意力能集中而稳定。全世界的神秘主义和灵性文献所描述的传统境界和意识状态,都需要通过专注的艺术才能达到。这些回到眼前任务的专注艺术,也能带来我们所追求的清明、心智的力量、安详与深刻的联结。这种稳定和联结又能进一步产生更深层的了解和洞见。
由此看来,禅修很像训练小狗,你把小狗放下,说:“坐好!”小狗会听话吗?不,它会起身跑掉。你再把小狗拉回来坐下,要它“坐好”
!小狗会再度跑幵。有时小狗会跳起来,到处跑,在墙角撒尿或制造其他混乱。我们的心智很像小狗,不同之处是会制造更大的混乱。训练心智和训练小狗一样,都必须一次又一次地重复。
进行灵性修行时,挫折会随之而来。我们的文化或学校教育都没有教我们如何使注意力稳定而平静,有位心理学家说我们的社会是“注意力麻痹”的社会。许多人发现专注是如此困难时,便会出现紧张的怒气和自我批评,甚至更糟的反应,迫使注意力回到呼吸、持咒或祈祷上。你会用这种方法训练小狗吗?打它有用吗?专注绝不是出于力量或强迫。你只要把小狗再捡起来,重新回到此时此地。
在梦中的游戏规则是信任,对一切都必须深信不疑,当你开始在梦中怀疑,这个规则就被打破了。一旦你怀疑,梦就开始瓦解,即使只在一次的梦中你能记起这是个梦,在那瞬间,这个忆起会对你造成震惊!而梦将会粉碎,于是你完全地清醒过来。
当你在这里和我在一起时,就和我在一起,全心全意地和我在这个地方,你才能学习新的行动方式,好让你能进入永恒,而不是待在时间里。时间是世间,永恒是神;水平线是世间,垂直线是神,这两者在一个地方交会,那正是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地方。水平线和垂直线在一个点上会合,那个点即是此时此刻。从此时此刻起,你可以走上两种旅途,其中之一是在这个世界里、在未来;另一种旅程是进入神、进入深处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