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斋志异115:二哥的春天不要黑

(2015-11-16 10:46:32)
标签:

辽篮

李晓旭

小二

cba

分类: 情系辽宁队
新闻背景:昨晚,CBA第六轮,吉林100-119辽宁。
 

辽斋志异115:二哥的春天不要黑

    场12投10中,命中率83%,20分7篮板3抢断。这是李晓旭本场送上的数据,惊艳之余也不禁让人感叹:谁说李晓旭只会抢篮板?谁说二哥没有春天?
    其实,在得分方面,小二曾经行过,只不过这两个赛季频频打铁,使得球迷对他的印象缺少了“进攻杀伤”的属性。比起辽宁赢球,晓旭进攻回暖似乎更让人欣慰,中远投篮、力拔山河气盖世的暴扣,俨然就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疯狂表现温暖球迷的心窝!
    就像觉察不到青春融化的电光石火,二哥李晓旭从兼顾中远投的手艺人到樱木一般专注篮板的悍将,就如同穿石的滴水,不知不觉间地悄然改变。于是,小二外线甚至中距离拿球,防守球员不会太紧张,都以为二哥这命中率也就钟诚那水平。
    近两个赛季,二哥牺牲了自己的命中率,丢失了中远投的出道必杀,进一步成全了辽篮的凶猛,同时也见证了辽宁铁血战车铸造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不经意间,连辽宁球迷都愈发觉着现在的晓旭就是一“屠夫”,攻防两端干点脏活累活,消耗下对方大外,争后场篮板以获得反击良机,拿前场篮板以创造二次进攻可能。
    插播一段历史。2013年1月25日,CBA联赛第27轮,辽篮主场127-101战胜江苏中天钢铁,那场比赛,李晓旭贡献12分10个篮板,个人总得分达到3000分,成为首位闯入3000+俱乐部的90后球员。同年1月30日,CBA常规赛第29轮,辽宁客场98-83大胜东莞,那场比赛李晓旭拿到6分19篮板,其中9个前场篮板,他个人前场篮板总数达到1000个,在CBA历史篮板榜上位居第三。
    要知道,如果以2013年作为分界的话,在CBA18年历史榜单中,能抢到1000个前场篮板的只有三个人,除了晓旭之外,另外两位是:唐正东和奥德杰。
    众所周知,李晓旭的个人特点很鲜明,篮板强悍,尤其擅长冲抢前场篮板,2次进攻能力突出国产“魔兽”的外号由此而来!此外,“李晓旭百科”还有这样的描述:传球意识好,跑动积极,弹跳好,中远投较准,有外线三分能力。可想想二哥最近两个赛季,俨然成了“铁匠”,也难怪有球迷开玩笑说:打铁的二哥你威武雄壮!
    从李晓旭身披辽篮战袍征战的11个赛季来看,2005-08这三年,属于初出茅庐,赛季场均得分分别是:3.2分、7.1分、9.8分。从2008-10这三个赛季来看,小二的得分篮板均有提升,赛季场均数据分别是:13.6分7.5篮板,15.5分8.5篮板,9.8分10.5篮板。尽管2010-11赛季,小二得分陷入低迷,仅有9.8分,但看家本领篮板并没有丢失。
    到了2013-14和2014-15这两个赛季,小二的命中率确实是生涯最低谷。其中13-14赛季,李晓旭的两分命中率46%,罚球命中率51%;14-15赛季,李晓旭的两分命中率45%,罚球命中率40%。这两项命中率足以把二哥打入“铁哥”行列,虽说算不上多么惨不忍睹,但毕竟二哥曾经行过!
    细心的球迷不难发现,从2005-2013这八个赛季,晓旭的篮板每个赛季递增,从赛季场均2.3板提升到12.5板,这是质的飞跃,“国产魔兽”名不虚传。而小二得分方面,2011-12赛季,场均10.9分,2012-13赛季,场均14.8分。2013全运会年,对于李晓旭来说是一道分水岭,近两个赛季,小二场均得分都没有上过双,这和2008-13年这五个赛季的黄金时代相比,确实逊色不少。
    李晓旭对于辽篮来说,是重要支点,他不仅是对抗对手内线的强点,同时也是衡量辽篮硬朗指数的标尺。李晓旭如果强硬,那么就会更加凸显辽宁的战斗力和铁血精神。在疯狂抢篮板的同时,如果小二能把中远投甚至曾经擅长的低位单打的手艺找回来,这对辽宁的进一步提升将是不可替代的。甚至可以说,李晓旭若在进攻端能保持稳定的命中率,或者说时常爆发,这远比哈德森的“刷分”更会让对手头疼。
    如果说老哈状态火热疯狂刷分,改变的是整个球队的进攻得分点,那么像二哥这样在中远投、低位单打都能给对手造成杀伤的手段,改变的将是整个球队的进攻体系。
    二哥李晓旭的春天猛然到来,但愿他的春天持续下去,不会有天黑。(作者微博:@张诺依曼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