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窗里的呐喊

(2011-12-03 08:19:41)
标签:

中超

亚冠

辽足

退赛

体育

分类: 情系辽宁队

文/张连杰

 

    一切都不需要铺垫,直接进入主题。在辽宁宏运足球俱乐部提出不参加亚冠附加赛之后,我和很多人的感觉一样,首先是遗憾,其次试图以理性的心态站在俱乐部的角度权衡参不参战的利弊得失,可在如小姐脱衣服一般轻车熟路的套路过后,我才猛然发现,所谓的专业思考、理性判断、放眼全局、着眼未来,皆属于长时间被地方思维禁锢的“铁窗呐喊”。


    昨天下午俱乐部召开新闻通气会,由于正好赶上自己编版,就没能替跑辽足的大马去听听会议内容。其实,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早已不必“书信传情”了。远在佛山跟辽宁男篮征战客场的大马传回稿件,看过黄雁总经理的表态,说实话我还是挺难平静的。具体内容无需再赘述,所有关注辽足的海内外球迷估计也都看到了。

 

    感谢辽足,在体育新闻如此贫乏的冬天里为众人送上生猛素材,不论你是记者,抑或普通球迷,不论你是辽足死忠,还是省外拥趸,抑或只关注自己家乡球队而无视中超猪强的地方力量。面对辽足,你也许不会觉得亚足联临时“捆绑亚联杯”的干法很荒谬,也许不会提起120%的力气去骂早已身败名裂的中国足协,也许只有旁敲侧击冷潮热讽下这只曾经威风八面的“东北虎”方可体验阵阵快感甚至高潮吧,我明白这叫人性,诗意一点说法——中国球迷的纯情。

 

    好吧,作为辽宁人,面对辉煌与低谷周而复始的辽宁体育,少了一分“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外云卷云舒”的闲情逸致,多了一分被无数的荣誉和“黑客”陶冶出来的理智与成熟,半梦半醒间没有了“人生如梦方初醒,回首看世一片空”的顿悟觉醒,有的是“万丈红尘三杯酒,千古大业一壶茶”的洒脱淡然。   

 

    站在棋盘山顶庄严宣誓:球迷是无辜的,俱乐部是无奈的,球迷是无助的,中国足协是无责任的,亚足联是无差错的。这样就“和睦”了,相信过不了多久,足球在中国也会“和墓”的。

 

    归结起来,让辽足做出如此艰难决定的原因主要有:大环境不好,中超不成熟,管理不到位,硬件设施跟不上……当然还有亚足联昏庸,把那些乘飞机转好几次都难以到达的小地方当成“地图距离”了,在布拉特亚洲行之后,亚足联就出台“捆绑政策”,不免让俺这个思维极度跳跃、思想极度阴暗、语言极度肮脏的下流痞子认为:俺亚足联的几个“AFC”大标已经有“KFC”的痕迹,良心都被狗吃鸟。

 

    有些大而空的道理,连三年级小脑偏瘫加中风又伴有口歪眼斜的弱智儿童都已明白。所以,亚足联你少跟咱中国足协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流氓习气;中国足协,你少跟咱俱乐部玩神马以大局为重的野路子;俱乐部,你少跟咱记者玩兼顾发展的博大野心;记者,你少跟真诚的球迷们玩所谓公正客观的思想立场……

 

    好朋友野马说得好,宏运这一年的投入堪称辽足俱乐部史上最高,从不想亚冠到被迫亚冠,最后是被推到浪尖上不得不喊出冲击亚冠……王宝军老板想必也经历过思想的挣扎,他的付出我等记在心里。然而,辽足的“退缩”即便再有理,可此举一出自然要失去不少人气,甚至伤元气的,为啥把输球的后果考虑的如此细致,果真没想过赢球的快感?

 

    在中国足球依然麻木的今天,需要更多的中超球队在国际赛场证明自身价值,这是一个发展并不不完善的团体急需的“擦脸脂粉”,以此来告知世人她的存在,她的气息,她的激情,她的热血,他的魅力,以及她的风骚无敌。然而辽足本有机会“宫”了XX队,可却不幸地“自宫”了,这时你就不要再解释曾经你不是太监而是猛男的这些前尘往事,既然决心选择这种生活,就为自己想想未来吧。

 

    一个人,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甚至在其长久为之努力的职业生涯中,总会遇到种种不如意,而夕阳的凄美究竟会让你绝望,还是会让你抖擞精神感叹“渐沉的夕阳照亮明天”?我希望辽足是乐观者,希望辽足来年在马导的低调中高调行走,但我也可以预感到这个冬天注定发生比天气还要寒冷的故事。退一步,俺不需要曾经张老爷子麾下4-3-3的那种浪漫至死,也不需要琴棋书画一般的潇洒飘逸,只求辽足简单务实,关键时刻甚至记得“粗暴也许最有效”的足球信条。放眼中超,本土教练只剩下马林、朱炯、高洪波三人,就像三支在风中摇摆的烛火,是否应该给他们更多的爱与支持?但愿在未来缤纷而又有些迷惘的中超大舞台,辽足能啸出一口“东北虎”的威风凛凛。

 

    猛然间想起先生的《呐喊》,截取其中一段,聊表心中之情感,不必刻意去猜其中深意,有些事也许根本不需要解释,就像辽足退出2012亚冠行列。“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