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风
对待同样的假球问题,韩国“快刀斩乱麻”,我们会是“慢工出细活”?
近日,韩国足球职业联赛官方宣布:K联赛的10名球员因为参与假球被终身禁赛。相比之下,中国足坛的反赌风暴于2009年末展开一系列调查后,至今仍未结案,庭审一拖再拖,只见传闻漫天,不见权威回应。然而,对待同样问题,韩国足球管理者态度之坚决,力度之强硬,速度之迅捷,在反赌终审前,对于中国足球具有一定启示。
即便态度不能决定一切,但起码也能影响许多人和事。韩国K联赛假球出现后,足协主席第一时间承担责任并表示希望警方介入,决心将此事一查到底,并明确表示如果打假球证据确凿,除了对这些球员给予刑事处罚外,还将对其终身禁赛。可以说,韩国足球人勇于直面问题的态度很值得我们思考。可是,前中国足球掌门人的南勇、杨一民、谢亚龙相继“落网”,则让人哭笑不得,无奈之余只能悲叹:中国足球真的是烂到根上了。再看后来的继任者们,对打假扫黑一事或畏畏缩缩,或瞻前顾后,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官话套话成堆,顾左右而言他。毫无疑问,这是中国足球管理的悲哀。
其实,中国足坛这次反赌,所涉及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如在短期内做一个“了断”并不现实,对此很多人也理解。只是在人们最希望听到相关管理者表态的时候,这些人却噤若寒蝉。如此说来,并非因消极情绪产生的“崇洋媚外”,只是管理者们态度上的集体冷漠,未免让人觉得咱们职业联赛搞的很不职业。
面对假球,韩国人没有丝毫犹豫,他们似乎将阎世铎那句著名的“杀无赦斩立决”作了完美诠释。10名球员终身不能踢职业联赛,这是K联赛28年历史上对球员采取的最严厉处罚。这样的“一票否决”看似没有情面,可如果不把“假赌黑”封杀在摇篮中,就很难给日后的“效仿者”敲响警钟。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中国足协在处罚上也很有“力度”。2009年全运会京津对决,赛后天津小将赵世桐因不满裁判何志彪判罚冲出人群欲追打后者,最终只能面对足协的严厉处罚终身禁赛,让人叹息。然而,中国足协一直以来对裁判多是过分“溺爱”,具体案例不胜枚举。再想想不知被多少人踩着升官的龚建平,想想甲A时期被某主教练一句话废掉的“3号隋波”,从中确实能看出中国足球的惩处力度和血性,可让人困惑的却是这力度和血性明显跑偏。在我看来,此三人在不同年份的不同遭遇却有着相似的疑点:被抓了典型或倒霉。看似严厉的处罚,最终却没有什么说服力,搞的双方都不满意,俨然就是一场闹剧,请问相关管理部门权威何在?
事实上,韩国严打假球从正式宣布调查到出具禁赛决定,仅用一周时间。韩国人可谓“快刀斩乱麻”,但我们没必要因此对中国足坛反赌失去耐心,事件虽相似,但涉案人数、操作细节却不尽相同,因此时间有差异在情理之中,只是我们慢的太离谱。随着司法介入,经过长期的调查取证,有理由相信,中国足坛反赌将会是“慢工出细活”。(此文未经删减,浓缩版在今日《沈阳日报》A4版五环旗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