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蓝
(2021-11-05 00:11:19)
标签:
蓝天白云克拉玛依城市赞美 |
分类: 关注社会 |
若逢着艳阳高照,地面无风,克拉玛依的天空,一时间,大块的白云不飘也不动,白云上方,天空像被洗过般澄净,蓝白镶接,白里透着蓝。有时,天空又是浅蓝色的,似波斯猫的其中一只蓝水晶般的眼睛。如今,克拉玛依日常都可以看到这么高远的蓝天了。这样的蓝天,纯的像深邃的大海。深蓝的背景里,大海追赶着白云,白云似白玉没有任何瑕疵。这是思绪展开的一幅写意的画布,可任你尽心叙述灵动和诗意。
这样的蓝天白云,多年前,多在天山、阿尔泰山的山中可见,多在乌伦古湖、博斯腾湖的湖面上可见,城市里却很少可见。纵然克拉玛依是沙漠的美人,在城市中也很少见。
久居城市的人们,虽平时也素以为常了灰蒙蒙的天,但内心里莫不渴望深邃的蓝天白云。一位著名作家提醒过读者,要经常抬头看看天空。最初,我认为这是一种文学的语言,天空有什么好看的!再读,便有了深刻的认同感。
曾经的风雨,曾经的阴霾,也经常模糊过克拉玛依天空的视线。干旱缺水,绿化不足,工业化进程造成的空气污染,都加深了克拉玛依人心中对空气质量不断恶化的阴影。
那时恰好看过一部电影,地球的城市近乎变成了一堆堆的废墟,天空不再蔚蓝,已被蒙了一层厚厚的灰,灰和黑在不断的更迭,使得白天和黑夜没有了多大区别。空气浑浊不堪,弥漫了尘沙,遥眼望去,似乎已经没了生命的迹象。
看电影时,内心里的阴影面积就在不断扩大。果然,有了类比,也是一种伤害。
凝望相伴向往,是人与生俱来的自觉意识。
而在那之后,依照新思路新理念,克拉玛依引入了一条河,扩大了数倍的绿化面积,空气污染治理也加快了严格监督、快速投入的步伐。按照国家标准,开展了工业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实行了全过程治污减排,推广运用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拓宽城市污染防治项目融资渠道。作为一座石油城,更是对油田历史遗留环境问题整改实行了动态监管,开展石油石化行业VOCs的治理,并进行VOC的排污收费试点,加快了电力、石化等重点排污企业的工业燃煤锅炉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改造,确保达到国家特别排放限值,全面推进了清洁生产工作,中央驻市企业全面完成了多轮清洁生产审核。
数据显示,在一系列“严要求高规格”的监管下,2017年之后,克拉玛依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2%,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7%,六项污染物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值。城市饮用水源地、河流、湖泊及水库监测指标基本达到国家类水质标准。声环境监测结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土壤环境质量为清洁级,辐射环境均处于正常水平。
而随着克拉玛依的空气质量的提高,市民的要求也一再随着新的基础不断提升。
近年来,尤其在夏秋两季,朋友们发微信,随手上传几幅图片,都是关于克拉玛依蓝天白云的主题,还有一个令人心灵震颤的题目:有一种蓝,叫克拉玛依蓝。
正因为全市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克拉玛依蓝”才成为了城市的象征。作为克拉玛依人,也才把如今的蓝天,当成为了心中的骄傲。
白云是天空的情雨表,也是对大地的真诚的表白。蓝天也因为白云的衬托,高远地显出纯洁。大地也因之仰望白云的飘逸,而愈发地厚重。
今天上午,雨后初晴,走出室外,仰望天空,天空如一泓清澈的水,几片淡淡的白云悠悠,蓝天高远,心中的舒畅一时无法述说。
而停留在蓝天上的白云,也显露出了隐隐约约的微笑。
高远的天是怎样的一种蓝呢?入目而不刺眼,是一种很舒适的,纯天然的蓝,人工无法制作的蓝。天空依旧如此的蔚蓝,白云依旧在漂泊。片刻又使人疑惑,蓝天似是大片的蓝晕染在白云上的。地面大片大片树木清新的绿,却都只是些微的点缀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只在风中做轻微的摇曳。树木的影子,在地上游动,就像轻巧的鱼儿在水中游戏般梦幻。
嘿,克拉玛依,你变了,变得大不同了!镜头里的你,反而让人怀疑是否色素失真了,不若就来到这里,在蓝天白云之下,再摆一个相伴沙漠美人的形象。
不由地,出于一个克拉玛依人的自豪,我欲以蓝色的语调或是语境来赞美这种克拉玛依蓝。也欲围绕着意象美学,以自己的言语,界定一番自己城市天空的蔚蓝。
克拉玛依,我发自内心地赞美你的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