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兵法与破锣式教育

(2007-11-30 09:23:31)
标签:

游戏部落

教育

游戏

鬼斧神工

谢谢大家一直关注这里。很多朋友想知道关于《鬼斧神工》故事外的故事。今天在这里交流下:

*****************************************************

低头接碗别乱看,

碗里都是大米饭。

小板凳,排一排,

一人一座乐开怀……

上课手背后,

举手要发言!

放学排队走,

都是好朋友……

儿子两岁半,刚上幼儿园小小班。回来给我讲他们的儿歌,这哪里是儿歌分明是在讲规矩。而这规矩居然是千百年前就立下的,不过当时这规矩是立给当时的“士兵”。有两岁半的“士兵”吗?

当年,秦朝时连年战乱,国民实行普遍征兵制,凡适龄男子都必须在专门的名册登记,并开始服徭役,当时称此为“傅籍”。年龄从17岁开始,至60岁为止。

因为那个时代,你要是个男人,生下来的责任就是去打仗。“傅籍”者一律服兵役二年,一年在本郡,相当于自己的小区当编制保安。也可以理解为新兵连,成天练习拔军姿走正步……然后一年去京师或边疆,统称“正卒”。现在部队叫“下连队”。当时除了当兵,每一成年男子,还需在本郡县服役一个月,纯义务劳动,只管高粱米饭加咸菜疙瘩。担负修筑城垣、道路及运输等任务,到期更换,故称“更卒”。这种全国性按年龄征发的普遍征兵制一直延续千年。直到今天还有其身影。

不是就中国有这规矩。在世界历史上很多地方、国家都如此。最著名的是军事史上的——普卢士。后来鬼知道怎么就流行到了幼儿园?

再讲课本上的定义,就没意思了,这里是讲故事的地方。我们就当故事说:

       17XX年,也就是16世纪。欧洲还都是农民、小地主面朝地背朝天地“锄大地”。一些势力互相竞争,掠夺领土,提倡:有土地才有财富!楼价天天涨,拿地要靠抢……勃兰登堡大帝支持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国波旁王朝宣战,以换取王国称号,加冕成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那个时代的欧洲大帝,其实就是中国的一个小“猴爷”。国家的文明状态非常落后,就这德行还天天想着侵略。当时,普鲁士有一只牛叉的正规军部队条顿骑士团。这个团向来以纪律严明、教育素质、骄勇善战著称。可手下的兵还是太少呀?当时欧洲总共人口不过百十万。于是就学习中国的“傅籍”,让农民当兵。提倡和平时为民、战争时为兵。“民兵”可能就是那时候叫出来的。为了训练这些自由、懒散的“能民”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树立了“军事管理制度:上课手背后,举手要发言!放学排队走,都是好朋友……人人是好士兵”从此将普鲁士变为一个军事国家。能将散漫惯了的农民变成士兵,非一套严酷的、无人性的、无自我的训练方式不可。这一点,后人又给升华了。日本的教育就是严格尊崇《普鲁士教育体制》制服统一,大冬天的也得都是超短群,白色内裤……

       忘记注解了:普鲁士指的就是今天的德国。所以现代人有这样的意识:德国、日本,特别是德国他们就是一个利用教育来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普卢士统一以后非常强调国民的教育,以至德国成为当时欧洲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有这样的定义:任何民族都不是一生下来就具有非常高的民族素质。只有通过教育。

孙子兵法曰:其勇在于制。制的意思就是管理、培养、管教、教育。“破锣式”的教育不过是在我们祖先的版本上,升级更新到了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