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家的北漂(五)寄人篱下
(2020-08-09 17:28:31)
标签:
北漂 |
分类: 人生感悟 |
我们一家的北漂(五)寄人篱下
刘称莲
北漂经历的事情太多了,记住的都是印象深刻或者比较刺激的事情。
住在小兰家的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被房东太太骂了个狗血喷头。
我头一天观察,看到共用的厕所里有一堆土,每个人上了厕所都用土填起来,用来防臭,这些土有点像宠物猫用的猫砂,我当时还暗暗感慨是个好方法。另外我也看到大家都把脏水倒到了院子门口的下水道里。
早上起来,我还真问了小兰一句尿盆怎么倒,小兰告诉我倒大门口下水道里就行。结果我刚一倒,房东太太急急走出来大喊:“你怎么可以把尿倒那里呢?”嗓门特别大,着实把我吓了一大跳。
我回头赶紧赔笑:“阿姨,那倒哪里呢?我看到大家都把脏水倒这里,就以为……”
“你以为?!你看到谁把尿倒这里了?真没素质!你去问问小兰,她是倒这里吗?”
我赶紧说:“对不起阿姨,我错了。”
房东太太接下来的话是这样的:“你哪天走?我们院里不让没有暂住证的人住,回头公安来查我们就麻烦了!”
我告诉她周一上班我就会住公司宿舍了,但她依然很生气的样子,骂骂咧咧地回了屋。
真的是太尴尬了,脸上火烧火燎的,我想我的脸色一定看着红一阵白一阵的。
回到房间告诉小兰,小兰说尿盆要倒往最外面胡同里的下水道。我跟小兰说房东太太好吓人,小兰告诉我前几日她先生的亲戚来不小心吐了一口痰也被骂得够呛。
之前觉得北京人的素质高,待人热情客气,这一次彻底颠覆了之前的好印象。有趣的是,后来我又回到这个小院住了5个月,最后还是被房东撵走的。
再次住回来的时候,就对房东他们多了了解。那一带过去就是农村,房东他们就是种地的农民,后来清华大学扩建,征用了他们的土地。这些农民就农转非变成了市民,并被安排在清华大学工作,有的还进入了清华大学的职工编制。90年代,大量的外地人员进京务工,他们就在原来的院子里加盖小房子,租给外地人居住。
这个地段北临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南边就是号称“中国硅谷”的中关村,很多IT公司上班的年轻人都需要租房住。而且房子就在清华大学边上,住在这里可以在学校食堂蹭饭吃还可以在学校澡堂洗澡,方便还省钱。这么好的地里位置,房子非常好出租,房东态度牛些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每个人都是多面体,他们有很多局限,但也有很多良善的地方。讲这些故事,就是想呈现当年的各种现象。我的各种体验也是很主观的,同样的情况,其他人的反应就很不同。面对房东的指责,我会用讨好的方式解决,小兰就会大大咧咧打个哈哈。
做北漂,对我来说工作上的困扰并不多,主要的困难和挑战还是在生活上,最大的挑战就是住房。我们在北京租房住了9年,搬来搬去好多次,我感觉自己的心也漂泊了9年。
我希望住在公司宿舍里,因为宿舍是公司免费给员工租的,这样就可以省一大笔钱。
周日,小兰带着我去海淀的一个百货商场买了被褥,还带我去兴垚租住过的房东家,取回了他留在北京的一辆旧的黑色26自行车,后来那个自行车载了我好几年。
旧自行车是当年北漂们必备的交通工具。北京城大了,就算你乘公交车去上班,从住的地方到公交车站你往往也需要骑一段路才更方便赶车。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清华大学校园里,每天从公司到食堂吃饭就必须要骑车,否则就太远了。
之所以要骑旧车,是因为新车太容易丢了。我曾经买过一辆新车,用粗粗的链锁锁住,还是被剪掉丢了。
准备好了,就等着周一去公司报道,并去看集体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