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庭教育高考中考刘称莲考试焦虑 |
分类: 随想随记 |
临近中高考,许多家长和孩子都很焦虑。
前日,刚刚出差回来,就有从外地赶来的即将高考的孩子要见我。被焦虑和恐惧笼罩的孩子,几乎接触不到自己原本强大的力量,这让我非常心疼。
送走孩子,我忍不住在微信朋友圈写了几句:
“孩子,人生的路挺长的,高考那两天只不过是这路上小小的节点而已。考好了,代表你这些年在学习或者考试上蛮成功的,升入大学你的人生会开始另外一段新的旅程,所以不必骄傲。考不好,并不代表这些年你没有努力或者没有学到东西。余生的精彩和丰富,你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为此创造,所以不必气馁。
看到这段话的中考考生家长,也要求我写几句给中考的孩子,其实,中考和高考不是一样吗?不就是在那三天,多写几张卷子啊!
我就以自己和我孩子的经历为例来谈谈吧。
我中考的时候,在我们县独占鳌头考了第一名,进了我省的首批重点中学。当时我自己和周围人都看好我,以为我三年后高考一定也可以考个重点大学。结果,上了高中我怎么学都学不会,只上了个省内极普通的大学,还是定向录取,毕业后要去山区工作,否则连本科都上不了。大学毕业后,如约我回到了家乡山区的一所中学任教,后来又漂在北京多年,人到中年好像才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和擅长的事业。
我女儿中考的时候,考得并不理想,踩着分数线进了她所上的高中。以她当时的分数,大约也就是年级最后了。高一的前几次考试,果真就排名排在全年级中下游的位置。不过,她没有放弃,一直很努力地学习,高考前终于迈进了前几名的行列,高考也以她很好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在状元林立的北大,在大压力高挑战的情境里,她以自己的方式自如应对。如今她大学毕业在美国一所非常好的高校读研究生。
我们娘儿俩的经历说明,中考成绩和高考成绩没有必然的联系,中考成绩的好坏和即将走一条什么样的人生的路更没有联系。
有一点是明朗的,那就是我和女儿的路都还很长,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或者下一刻会遇到什么挑战,谁也不能预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每一个当下都尽自己所能做好手头的事情。
对于广大中高考的孩子们来说,你们或许对自己有一个非常高的期许,为了这个高期许,你必须努力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接纳自己目前的状态,当自己不能满足自己的期许的时候,对自己温柔一点,不批评自己,并能给自己一个允许,允许自己在下一个阶段继续努力。也许你也可以给自己树立一个信念:之前的我努力了,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最好,我还可以努力做得更好一些。
家长朋友们,改编我的老师约翰·贝曼博士的话与大家共勉:“你的高要求没错,当孩子没有满足你的标准的时候评判他、指责他,那就是你的错了!”因为,孩子的人比你的要求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