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今年母亲节收到的一份厚礼:)
人生旅途上,她是引路人
——给我的妈妈刘称莲
美国时间下午三点半,北京时间凌晨四点,正在美国留学的我按耐不住焦灼的心情,给大洋彼岸的老妈发了一条微信。
那是一份我半小时前刚刚看到的中学招聘启事,北京一所理念开放,思想前卫的高中正在为刚刚成立的分校招募教师。
我看到这份启事的第一眼就激动了起来,仿佛看到了未来事业发展的光明大道。兴奋之余,我又有些犹豫。毕竟当初的我是抱着成为一名小学教师的理想出国留学的,并且这一年也为之做了不少努力。成为中学老师么?还真没有好好想过。更为棘手的是,如果志趣改变,我过去的一些努力将白费,未来也要迎接很多新的挑战。于是,我徘徊思忖,不知如何是好。
每每到这种因人生重大选择而纠结辗转之时,就到了老妈出场的时候了!
我等不及太阳慢吞吞地把光芒从美帝转向祖国,等不及老妈正常起床的点,就把这份招聘启事和着我的问题抛了过去:“老妈,我的人生陷入了新的纠结。。。以后到底是去教小学还是教中学啊?”
一个多小时后,刚起床的老妈给我回复道:“这么多选择!”外加两个拍手鼓掌的表情。
我一下子愣住了,这算什么回答呀!
但转念一想,可不是么,纠结是因为我有很多选择,而有选择本身已经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了。老妈就是这么神奇,看似答非所问,一句宽慰的话却已经让我头顶的愁云消散了三分。
选择恐惧症还在持续折磨着我,于是我接着丢了两个“晕晕”的表情过去。
老妈在屏幕那头乐了,说“喜欢哪个就选哪个。”
啧啧,典型的我老妈式回答:四两拨千斤,好像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我不甘心地发过去了自己长长的分析,教高中有什么什么好啊,又有什么什么担忧啊。对此,老妈只是时不时的来一句“好啊!”“听上去不错啊!”
这些话外人听来不痛不痒,其实我知道这是她在给我自己梳理思路的机会。果不其然,一通唠叨之后,她并没有帮我做选择,我却心里有了数,放下手机就给那所学校投去了个人简历。是她教会我,不论如何,既然喜欢就去试试,尝试过后再决定总不会后悔。
在我和妈妈之间,这样的互动太过常见。
从小学起,老妈就是我的良师益友。记得三年级时,刚开始背英语单词的我,怎么背也背不下来,哭着闹着无比抗拒。老妈没有教训我,而是在每天晚上睡前教我背单词的小技巧。我们会一起窝在我的小床上,妈妈拿着一本音标书,带着我一点点发现英语单词的发音和拼写之间的关系,发现单词里面隐藏的词根词缀,教我如何举一反三,帮助我克服了对英语的恐惧。是妈妈最初的这些指导奠定了我整个英语学习的基础,让我小小年纪英语水平就超过同龄的孩子,一直保持着绝对优势直到现在。
上了中学,我也开始了叛逆的青春期。那一次,我因为早恋被请了家长,老妈到学校和班主任老师进行了数小时的长谈。当我忐忑地回到家,为即将到来的“母亲号”飓风感到无比恐惧之时,老妈只是语气平和地跟我谈了起来。我们聊了中学感情的不牢靠,聊了耽误学习的巨大代价,聊了真正成熟的两个人可以拥有怎样美好的感情,真正对自己负责的女孩子该如何把自己变得更好更强而非在恋爱中迷失自我。在老妈唠唠叨叨的谆谆教诲中,我慢慢懂事了,打心底明白了学业在中学时代至关重要的地位,从没因为小情愫耽误自己奋进的脚步。
上了大学,到了“单飞”的时候,老妈一如既往的是我的人生导师,源源不断地给我输送着精神的养料。
从高中到北大,面对非常聪明又无比刻苦的同学们,我压力大极了。大学的前两年,每个期末季我都至少会给老妈打一通“急救电话”,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老妈,我复习不完了,我肯定考不好了,怎么办,呜呜呜……”而老妈呢,总是淡定地告诉我:“闺女,你是不是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试试放低对自己的标准呢?考试成绩不能说明什么,你在那么棒的学校,学到了货真价实的知识,这些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就足够了,你说是不?”老妈的一番话总是让我豁然开朗,教我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
在大学的后半段和远赴重洋的现在,老妈的“精神胜利法”逐渐深入骨髓,让我不仅习惯了轻松对待挫折,也成了留学圈到处传播正能量的“知心姐姐”。而每当我遇到的难题超出负荷,需要“充电”时,妈妈依然是我坚强的后盾。
瞧,这就是我的老妈,是我在每一个迷茫纠结之时第一个想到的人,是我的良师益友。无论我走到了人生旅途的哪一程,她总是能照亮我前进的路。
妈妈能做到这一切,不是因为她是超人,而是因为她不断迈着和我一起学习和成长的脚步,因为她有着对生活奥义的执着追求,和一颗关爱和呵护我的心。
我爱你妈妈。Always
and forever.

李若辰
2016年4月16日星期六,
于美国纳什维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