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长大(太原日报)
(2013-01-22 09:40:23)
标签:
刘称莲亲子阅读小学高中育儿 |
分类: 教育视点 |
太原日报网 她不是教育专家,但通过她的悉心培养,她的女儿高中毕业时,被香港大学和北京大学两所名校同时录取。她为女儿精心设计每一步,却又不留痕迹,帮助女儿全面发展。这位智慧的妈妈将自己的教育经验用文字记录下来,笔触细腻质朴,没有居高临下的指点,没有千篇一律的空话,有的只是源自真实生活的点点滴滴。 1月19日,太原书城携手北京大学出版社在太原书城举办刘称莲家庭教育经验分享会,邀请畅销书《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作者刘称莲现场与家长分享教育经验。 适度“懒”一点 刘称莲认为,家长要相信孩子有足够强大的能量自己长大,应该从过去指导者的角色变为陪伴者和引导者。要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长大,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家长要适度‘懒’一点,给孩子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刘称莲举例说,女儿刚上小学的时候,遇到生字就问父母,长期下去对父母形成了依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她坚持让女儿查字典。通过查字典,女儿不仅丢掉了“拐杖”,还养成了利用工具书辅助学习的习惯。 “玩是孩子的天性,越玩越出色。”刘称莲还主张应该把玩的时间还给孩子,比如带孩子爬山,去探索大自然的奥妙。学习是随时随地的,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可以尽情地张扬自己的个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思维。刘称莲的女儿因为从小就对昆虫特别着迷,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昆虫记》几乎烂熟于心。在参加香港大学自主招生面试的时候,轻松拿到了20分的加分。 泡在书海里 “最是书香能致远,热爱阅读的孩子,定会收获别样精彩的人生。”刘称莲称自己会在家里营造很好的读书氛围,书桌上、沙发上、地板上、床头、卫生间甚至地上都放着书报,女儿走到哪里都可以随手拿起来读。 对于阅读,刘称莲认为,现代父母要做的只有两点:一是让孩子有书读,二是让孩子读到书。“有书读”就是在家里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读到书”就是要让孩子能够接触到书。 刘称莲在女儿小的时候,经常带她去书店,把书店当成了自家的“第二书房”。在刘称莲看来,读书是非常好的一种课外活动方式。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因为孩子在阅读文字的同时,会充分发挥想象力,把书上的内容转化成图画和影像,这种转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再创造。 “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等于在孩子的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刘称莲说,死学课本而没有大量阅读的孩子,会视野狭窄、理解能力差;而且因缺少课外阅读,不仅影响语文的学习,对其他各个学科的学习理解也会大打折扣。 学着给孩子“松绑” “家长平常心,孩子也放松。”刘称莲说,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父母要学会将深沉的爱化为耐心而温暖的等候,放低期许,放慢脚步。高考只是对前一阶段的总结,并不能代表将来的成就和幸福,面对高考,家长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要学着给孩子“松绑”,给孩子“透气”,爱是“慢半拍”,爱是“退一步”。 刘称莲同时认为,一个人的品格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人品才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关键。一个优秀的孩子要会爱父母、爱世界、爱自己。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做一个品德高尚、独立自主的人。万玲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