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称莲
刘称莲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370
  • 关注人气:7,5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新书《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出版啦

(2011-12-22 12:57:01)
标签:

陪孩子走过高中

高中

高考

家庭教育

高中生

中考

高一

高二

分类: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

 我的新书《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出版啦



   作 者:刘称莲      出 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高中三年,对孩子是一种磨炼,对家长也是一个考验。

    许多家长往往只看到孩子厌倦学习、叛逆冲动、沉迷网络,却看不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面对自身成长和学习环境等双重压力时的无助;只数落孩子的种种“不是”,却无法体会孩子既想改变自我,又无法摆脱家长一贯评价的深深纠结;只抱怨自己每天对孩子的学习情况的关怀总是换来孩子的反感,却不知道自己的喋喋不休让本已疲惫不堪的孩子雪上加霜。

   孩子高中三年的发展如何,关键要看家长的心态如何。孩子发展得不好,可能并不是家长做得不够,而是家长做得太多。本书作者不但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更是一位智慧的妈妈,她为女儿精心设计,让她全面发展,在高中三年综合成绩一路上升,最后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两所名校同时录取。

    翻开本书,看这位智慧妈妈如何为孩子“松绑”,陪孩子顺利度过高中三年。

    作者女儿现在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编辑推荐—————————————————————————————————————————

    高中三年,是孩子长大成人的关键时期,是孩子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孩子上了高中,家长应该更多地关注学习成绩以外的东西,让他不仅学习优良,还能在生活中以诚待友、孝亲感恩、自信自立、后劲十足。

    本书作者正是从这个层面,引导孩子顺利走过高中三年。在书中你看不到有关家庭教育的空话、套话,也没有千篇一律的口号,有的都是源自真实生活的点点滴滴:妈妈和女儿一起“崇拜”周杰伦,陪女儿走出失恋的阴影,爸爸送给女儿的成人礼,一起去看流星雨……记录了父母用爱和智慧支撑孩子走过高中三年的全过程,每一处都是值得分享的经验。

 

专家推荐—————————————————————————————————————————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这本书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不妨做孩子的左手,尽管笨拙一点,懒散一点,无所作为一点,却是孩子一生也不能缺少的部分。我们要求有多高,孩子就有多累,当孩子的翅膀缀满了父母的欲望,你叫他如何飞翔?

 

老师推荐——————————————————————————————————————

    王在全(北京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因为家里有高中生,所以难免焦虑,谢谢这样一本好书,它淡然又不失深刻,它给人精神的抚慰,却又不失具体的方法,我想好的图书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孩子推荐—————————————————————————————————————————

    陈杨芃(李若辰高中同学好友):真的发自内心的羡慕李若辰,她爸爸妈妈的教育方式非常宽松,给她很大的自主空间,她所上的补习班都是自己决定的,学习时间也完全自己掌握!我想她能在高中阶段成绩节节高升,结果获得如此好的成绩,跟这种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吧。

    呼吁爸爸妈妈们,可不可以把“紧箍咒”放松一点点!

 

目  录:

 

前    家长也需要不断地学习       

学习篇  做孩子登顶阶段的得力助手    

 1.     打造一个“书香门第”       

 2.     父母在家里少谈学习

3.     买课外书得看孩子的需求

4.     请家教,适合就是最好       

5.     文理分科,家长只做参谋和助手      

6.     正确对待孩子的“偏科”  

7.     目标早确立,学习动力足  

8.     提前订计划,学习效率高  

9.     英语学习,听力是关键       

10.   认真对待每一套考卷  

11.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勤奋       

 

心理篇    做孩子心灵花园的好园丁       

1.     与孩子沟通要讲求“有效”      

2.     尊重,亲子和谐的前提       

3.     爸妈的拥抱很受用

4.     妈妈更需要自信快乐  

5.     家长平常心,孩子也放松

6.     放松的最好方式就是笑一笑      

7.     面对“叛逆”的女儿  

8.     别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

9.     管理情绪的最好办法是抓住症结      

 

交往篇 给孩子上好情商教育这堂课

1.     挖掘偶像身上的闪光点       

2.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3.     与老师沟通要讲技巧  

4.     陪着女儿“找”朋友  

5.     恋爱不是洪水猛兽       

6.     送给女儿的成人礼物  

7.     电影和戏剧——不错的审美教育      

 

生活篇  做孩子走向独立的教练员       

1.     我们全家爱运动   

2.     旅游就是轻松的学习  

3.     休闲也有“饕餮餐”  

4.     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走       

5.     父爱参与,为成长注入活力      

6.     家长示弱,给孩子强大的机会  

7.     把亲子时间放在厨房  

8.     缝缝补补中感知“慈母手中线”

9.     不要谈“网”色变       

 

备考篇  和孩子一起进入冲刺阶段       

1.     模拟考试的重要作用是查漏补缺

2.     高校自主招生——诱人的鸡肋

3.     高招咨询也重要

4.     报志愿也有技巧

5.     从女儿参加“校长推荐计划”看港校

6.     复读不复读,需要细掂量  

7.     留学,适合我们的孩子吗   

 

关于作者:

    刘称莲,女,1968年出生,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父母大讲堂讲师。

    她曾经是一位中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她发现因为出自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孩子表现出很大的差距,这表现不仅在学习上,也包括其他方面。于是,工作之余,她开始关注家庭教育并学习和研究家庭教育相关的理论。后来,她做了家长,用先进的理念教育自己的孩子。18年的实践,她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高考时,她的女儿同时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录取。这同时也验证了她的家庭教育理念的正确。

     为了帮助更多的家庭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她重点关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青少年心理等方面的课程讲授和咨询。

网上购买:

    

     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577975

     卓越(亚马逊):http://www.amazon.cn/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刘称莲/dp/B006PAYCOE


------新浪三大知名博主倾情推荐:

晨雾:
 

  家长们也许还记得晨雾在2011年9月14日向大家推荐过一位优秀父亲一起成长的博文《爱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当时晨雾建议家长们读一下一起成长的博客。一起成长的博客上记录了女儿的成长。他的女儿是在“爱”的环境中长大,她又会去把“爱”传给他人。而今天晨雾发现,本文作者刘称莲是一起成长的夫人,一位优秀的母亲,同时还是一位家庭教育指导师。
   祝贺刘称莲的新作出版。
   ——来自晨雾: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dvnz.html

祝云天:
    2010年12月18日(和绝大多数家长第一次接触时间都能记得)中午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电话中说了孩子一些学习的情况,包括孩子进入高三以来的各科每次考试的成绩都详细的说了。以我的性格是反对家长管这些的,一周以后我见到了这位家长,言谈间我感觉他不一般,知识渊博,特别是一笔好字征服了我……后来彼此间渐渐的熟悉,他有时候给我发一些很好的资料,我也曾开玩笑的说:“文综卷要是让您来答,很少有学生比过您的。”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2011年高考,高考之前的几天他理性、冷静,有几次下课看见他与一群家长聊得甚欢,一些家长焦虑的情绪得到缓解。由于孩子没有加分,在报人大与北大间,家长有些犹豫,他问我:“祝老师,觉得孩子应该报哪个?”我说:“当然北大了,不用考虑了。”他说:“和我想法一样”。其实他比我心里有底气,因为他更了解孩子。特别对在先文化和理念下熏陶的孩子来说,潜力应该很大。家庭的这种氛围培养了孩子无数优秀的习惯,所谓思维习惯决定行为习惯,在这些好习惯的背后,家长到底作出多少努力是可想而知的。
    高考揭榜,孩子如愿考上了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北大,并且是裸分上的北大。这样的结果相信父母会感觉到欣慰但是不惊讶,因为一切的一切又是那样的理所当然,在理所当然背后蕴藏了十八年的积淀,孩子并非是“为分数论”的学生。我仔细读过孩子写的书《缀叶集》,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能感觉到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下成长,也许就是“自由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自由”吧?自主的学习、自由的成长、自在的环境、最后做最好的自己,从而能自由的飞翔。这几年我见过上千个学生家长,从家长中我学到了更多的东西,一起走过的日子是那么充实,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而这个家长的网名就可以概括了,他叫“一起长”http://blog.sina.com.cn/u/1864021311。后来才知道,“一起成长”的背后,还有一个人在记录孩子高中这三年成长的历程。当我拿过这本书迫不及待的打开,看着她的签名,对一起成长说:“你们两个人的字真得了得!”字美、文章写得更美,因此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相信会有更多的孩子受益。
    ——祝云天: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991530102dvds.html

晓风残月:
   记得是2010年底,有一天打开邮箱,发现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封邮件,发件人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朱笛。里面写道:“我们明年计划出版一套“陪孩子走过”系列图书,含《陪孩子走过小学》《陪孩子走过初中》《陪孩子走过高中》,非常希望您能加入,写一本给高中家长们看的图书,图书内容围绕着孩子上高中的准备、在高中遇到的问题、家长怎么和老师沟通、在家中怎么配合学校的教育等等。”当时看了邮件,很感谢朱编辑的信任和邀请,但还是婉拒了,说实话,主要是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储备”——不只是对于一本书。作为一个曾经的高考生家长,陪孩子走过的高中三年,我自认只能勉强打个及格分,实在够不上写书的资格。
    时隔一年,非常高兴地看到北大出版社做成了这本书,书名为《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一起吃苦的幸福》,是博友一起成长的夫人刘称莲写的,全书分学习篇、心理篇、交往篇、生活篇及备考篇,多角度介绍陪伴孩子走过高中三年的历程。看了之后颇有共鸣,同时也非常感慨,这真是一对称职的父母!如果我们这些家长都能做到像他们一样,那孩子也一定会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优秀。
    如今我们只要随便走入一间图书大厦,就能看到不计其数的家庭教育类书籍,细看就会发现,这些书大多出自专家之手。尽管专家也可能同时是孩子的家长,但一般还是会站在家长和孩子之外,从另一个角度,以指点迷津的方式来进行写作。《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这本书之所以看着亲切,是因为全书是从一个家长的视角来看孩子的点滴成长,是家长写给家长看的一本书。我们从它的行行文字、每一件小事儿中,都能看到自己孩子的影子,恍惚之间,觉得似乎就是自己家里发生的事儿!
    这本书装潢精致,其页面设计、字号、行间距、用纸等方面都让人感觉非常舒服,适合即将老花眼、看东西费劲的高中生爸妈阅读,呵呵~~~《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说的是孩子高中的事儿,可能高考生家长关注的比较多,但我还是特别想把它推荐给即将中考的初中生家长们,因为我们在陪孩子步入高中之前,必须要先学会如何去做高中生家长,而这本书就是好的教材!
    最后介绍一下,作者的女儿是2011年从北京一零一中学考入北京大学的。

——来自晓风残月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818fd0102dwri.html

 -----草根博主也推荐:

博友风信儿:

告诉你“猫妈”培养女儿的秘密 

    我的好友家庭教育指导师刘称莲《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一起“吃苦”的幸福》出版啦,写的特别好,如果孩子还没考大学,读读很有用,相信你的很多困惑在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转自风信儿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8d9f5f0100wzmf.html





博友兰心草:
                              越早阅读,越多受益,越少遗憾

    与《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一起吃“苦”的幸福》这本书的结缘,源于偶然间看到的一篇博文《高三家长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具体的事情呢?》,这篇博客,改变了自己刚刚成为高三家长时的那种慌张和忙乱,同时有幸认识了这篇博客的主人,一位优秀的北大学子李若辰的父亲——“一起成长”,期间得到了他给予的无私帮助。当得知其夫人刘称莲基于女儿的培养经历,刚刚出版了一本新书时,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一本,并一口气读完,其后又细细品尝,反复回味,真正感觉受益非浅,对这个团结、进取、温馨的三口之家由衷地感到佩服。其中的某些理念和具体方法,如果能早点学到并运用,何苦会在家庭教育方面走弯路呢?又何愁不会培养出一个令人羡慕的优秀孩子呢?

   感想一:父母因性格、性别、知识背景的不同,导致在家庭教育问题上风格上、观念上迥异,这很正常。但一定要多沟通交流,达成意见的一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在本书中,爸爸和妈妈经常就孩子的情况平等地协商讨论,虚心听取对方有益的建议,不搞“一言堂”,有问题的一方积极调整自己的方法和方式,实践证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感想二:孩子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要从孩子幼年时期就开始重视,而不是单单指望通过高考就能“一蹴而就”。我们有些家长常常感叹自家的孩子怎么这么不行,学不如人,才不如人,遇到挫折,跌倒了就难再爬起来。其实,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会有优秀的家长。李若辰父母为培养孩子所花费的心血恐怕是一般家长难以企及的,既有现代版的“孟母三迁”(租房始终围绕北大和清华),又有休闲的“餮饕餐”(坐飞机陪孩子去内蒙看流星雨,到农村去看真正的社戏等),还有争作“学习型”父母(妈妈为了丰富自己培养孩子的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心理学等)。难怪孩子受到北大清华氛围的浸染,从小就立下了自己的大志;难怪孩子在休闲旅游中培养了敏锐的观察力;也难怪父母洞悉孩子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一次次化解了孩子的郁闷迷茫的负面情绪。

   感想三: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小、从细微处着手。貌似随意的一些习惯,却造就了孩子兴趣,并奠定了某些学科成绩优秀的基础。譬如妈妈在孩子年幼时将一些书籍散落在沙发上、地板上,看似凌乱,但孩子却是时时刻刻有书可读,日积月累,孩子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譬如妈妈将英语磁带当作“催眠曲”在孩子睡觉前播放,渐渐地孩子的英语听力和口语也很不一般了。看来,没有笨孩子,只有不用心的家长。 

   感想四:关心孩子的需求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停留在肤浅的层次。有句话说“爱护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情”,父母在物质上过分关爱自己的孩子,衣食住行处处细心呵护,即便有些父母眼光开始投向孩子的精神世界,也仅仅是看看电影、打打球,很难去细心观察到孩子的真正需求,在孩子年龄增长,能力提高的情况下,渐渐感到力不从心,索性放任不管了。李若辰的父母动脑筋,想办法,在孩子青春期时,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依然能挖掘到孩子乐于参加的家庭活动,收获了浓浓的亲情和孩子的感激之情。他们的经验相信对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是一个启发。

  感慨良多,以上仅略举一二。抚卷长叹,恨时光不能倒转,错过了孩子如白纸一般的可塑岁月,尽管也曾探究过,也曾行动过,但比之李若辰的父母,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随着孩子的长大,有些经验我已无法借鉴,有些却可以马上付诸行动。

    对更多还处在家庭教育困惑的家庭来说,这本书真的是越早阅读,越多受益,越少遗憾----此肺腑之言,送给同为家长的您。

                   ——转自兰心草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47b6bf010115x9.html


博友加加:

    这是一本值得放在床头,细细品尝的书。
 
    无论是家有高中生还是家有小学生,都值得一读。从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里都能读出作者的用心,作者确实是在用一颗期盼全天下孩子们都优秀的心来写这本书,书中的教育细节情感关注都值得细细品味咀嚼消化吸收,如果每个家长都能用心体会作者的用心,学习作者的教育方法和思想,孩子们怎能不优秀。
 
    加加现在是个小豆包,离高考虽然还遥远,但书中女儿的很多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就养成的。比如书中的女儿从小培养的读书习惯,热爱昆虫动物,喜欢旅游,这为她成长路上思想开阔及学习奠定了特别好的基础。所以我们家有小小孩的都需要从现在就学习,成长的路上孩子们就不会走得辛苦,因为我们家长在学习,一起与孩子成长。
 
    书中的每篇文章,我都细细读完,读过之后,都会忍不住在心里佩服作者的教育方式。然后我自己也会想想,可借鉴之处有哪些,哪些需要提前关注,我自己能做到哪些。还有,虽然作者是位妈妈,但书中有很多地方也有她先生的教育思想,所以每看到有先生思想光环之处,我都推荐给LG看,他本是一个不太关注这些书的人,但这次他看得很认真,并且看完之后还能与我探讨一下。
 
    其中,某些文章,我自己也颇有感触。随后,每章我的读后感将细细表来。一来鞭策自己,二来与家有小小孩的家长们一起共勉。

          ——转自加加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3a60cb01010xz6.html

   网上购买:

    

     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577975

     卓越(亚马逊):http://www.amazon.cn/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刘称莲/dp/B006PAYCO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