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躯体化
(2011-12-28 09:42:16)
标签:
情绪心理问题躯体化中小学生课外班身心健康 |
分类: 家庭教育 |
案例1:
案例2:
孩子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才去学校上学。从此,家长停掉了所有的课外班,就连学校里的作业也尽量让孩子少做。
最近这些年遇到不少心肌炎的小朋友,都是劳累过度导致的。一个小学生会因为“过劳”生病,这听起来就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然而这确实是事实。
案例3:
最近还见到一位高三的家长,说马上要期末考试了,儿子却嚷嚷着头疼,这可把她急坏了。这个妈妈的急可不是急孩子的身体,而是急孩子的考试。用她的话说,她的儿子并不刻苦,几乎不熬夜。问不熬夜是啥概念,说每天晚上11点就睡了。
问家长看到孩子如此,怎么跟他说的。家长说她老说,你怎么老头疼啊。结果,孩子确实老头疼了。
病由心生,这里的“心”指的其实就是人的性情,而性情是多年来形成的。而性情的形成多和平时习惯性的情绪有关。从小就很快乐很高兴的人,一般性格会开朗、性情会恬淡等等。而从小生活在压抑、委屈、悲伤等情绪里的孩子,长大后性格往往呈现内向、退避等倾向。且正面情绪对人的身体有好处,负面情绪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大人是这样,比如经常胃疼、头疼的人多是压抑、悲伤的人,心脏病人多急躁、多愤怒等等。
小孩子年纪小,他的行为习惯大多是由家长养成的,比如从小就在周末去交友还是去上课外班,这都是由家长说了算的。因为从小就这样,而且是父母给的,孩子便以为这就是正常的,所以,有许多孩子,家长说怎么着就怎么着。对于这些“听话”的孩子,一般家长都很欣慰,别的大人看着也很羡慕。然而,大人左右得了小孩子的行为,却左右不了孩子的感受,因为感受只属于每个人自己。表面上,孩子顺从大人的意志做事,但是内心却有各自不同的感受,那种感受如果是烦恼的、无奈的、疲累的、压抑的等等负面情绪的话,对孩子影响非常大。但是因为孩子并不明白这些情绪的危害,家长也因为孩子表面的“听话”而忽略掉或者压根就不知道。这样,孩子的这些负面情绪压得越来越多,而得不到宣泄,天长日久,就像垃圾桶里的垃圾满了要自动溢出来一样,有的孩子表现出了偏差的行为,有的则从身体上出来了。于是,便有了许多中小学生的肚子疼、头疼、发烧甚至心肌炎等病痛的出现。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心理问题躯体化”表现。正所谓:“脑子可以骗人,身体却不会骗人。”
其实,就算孩子不生病,这些负面情绪也会存储到孩子的潜意识里,让他在将来人生旅程中,只要触及到这个情绪按钮,就会出现问题,而且不定什么时候就冒出来捣乱。而经常生活在正面情绪里的孩子,长大后的人生则要统整得多。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认为孰重孰轻?这个度确实要好好把握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