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

(2025-10-14 13:29:47)
分类: 人文关怀
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

  《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地品》第三十九:

  “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十法云地;若广说者,假使无量阿僧祇劫亦不能尽。佛子,菩萨住此地(十地),多作摩醯首罗天王,于法自在,能授众生、声闻、独觉、一切菩萨波罗蜜行,于法界中所有问难无能屈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佛智)。复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为首、为胜,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若勤加精进,于一念顷,得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三昧,乃至示现尔所微尘数菩萨以为眷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此数,所谓:若修行、若庄严、若信解、若所作、若身、若语、若光明、若诸根、若神变、若音声、若行处,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注】学佛修道者,欲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历经三大阿僧祇劫,从初发心,经十住、十行、十回向,即‘三贤位’之菩萨;再从‘初地’至‘十地’,即‘十圣位’之菩萨,共四十阶位,十地菩萨修至等觉、妙觉,方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后圆满成佛。

  ‘ 十地’是从欢喜地到法云地。登地后才进入修道位,因大地能生万物,能生诸功德,登地的菩萨有大慈悲,大神通,可以震大雷音,降大法雨,伏诸魔外,入诸佛位。《地论》云:“得大法身,具足自在,名法云地。” 法云地的菩萨是一生补处菩萨,修行功满,很快成佛,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利润,而本寂不动。

  十地菩萨有什么境界? 请看《华严经》对十地菩萨的描述:

  《华严经.十地品》第十地(法云地):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从初地乃至第九地,以如是无量智慧观察觉了已,善思惟修习,善满足白法,集无边助道法,增长大福德智慧,广行大悲,知世界差别,入众生界稠林,入如来所行处,随顺如来寂灭行,常观察如来力、无所畏、不共佛法,名为:得一切种、一切智智受职位。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智慧入受职地已,即得菩萨离垢三昧、入法界差别三昧、庄严道场三昧、一切种华光三昧、海藏三昧、海印三昧、虚空界广大三昧、观一切法自性三昧、知一切众生心行三昧、一切佛皆现前三昧,如是等百万阿僧祇三昧皆现在前。菩萨于此一切三昧,若入若起,皆得善巧,亦善了知一切三昧所作差别。其最后三昧,名:受一切智胜职位。此三昧现在前时,有大宝莲华忽然出生。其华广大,量等百万三千大千世界,以众妙宝间错庄严,超过一切世间境界;出世善根之所生起,知诸法如幻性众行所成,恒放光明普照法界,非诸天处之所能有;毗琉璃摩尼宝为茎,栴檀王为台,码瑙为须,阎浮檀金为叶,其华常有无量光明,众宝为藏,宝网弥覆,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莲华以为眷属。

  “尔时,菩萨坐此华座,身相大小正相称可;无量菩萨以为眷属,各坐其余莲华之上,周匝围绕,一一各得百万三昧,向大菩萨一心瞻仰。

  “佛子!此大菩萨并其眷属坐华座时,所有光明及以言音普皆充满十方法界,一切世界咸悉震动,恶趣休息,国土严净,同行菩萨靡不来集,人天音乐同时发声,所有众生悉得安乐,以不思议供养之具供一切佛,诸佛众会悉皆显现。……

  佛子!一切诸佛所有智慧广大无量,此地菩萨皆能得入。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地,即得菩萨不思议解脱、无障碍解脱、净观察解脱、普照明解脱、如来藏解脱、随顺无碍轮解脱、通达三世解脱、法界藏解脱、光明轮解脱、无余境界解脱;此十为首,有无量百千阿僧祇解脱门,皆于此第十地中得。

  如是乃至无量百千阿僧祇三昧门、无量百千阿僧祇陀罗尼门、无量百千阿僧祇神通门,皆悉成就。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通达如是智慧,随顺无量菩提,成就善巧念力,十方无量诸佛所有无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于一念顷皆能安、能受、能摄、能持。”

  《大方廣佛華嚴經》:

  出過於三世,其相如虛空。

  寂滅佛所行,言說莫能及;

  地行亦如是,難說難可受。

  智起佛境界,非念離心道,

  非蘊界處門,智知意不及。

  如空中鳥迹,難說難可示,

  如是十地義。

  净土法门法师: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

  我从什么地方知道净土殊胜?从《华严》、《法华》、《愣严》这些大经、大论里面看到了。尤其是《华严经》,文殊、普贤、诸大法身菩萨,统统都是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看到后非常惊讶,我在《华严经》上搞清楚了。法身菩萨修行登地了,经上讲“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始”是初地,“终”是等觉,这包括十一个位次。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情!那就是不管你修学哪个法门,你的最后归宿是华藏世界,在华藏世界再去修。华藏世界是从圆教初住位开始修,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个位次,三十个位次要修多久?一个阿僧祇劫,这么长的时间!修到第二个阿僧祇劫才登地,登地菩萨修什么法门?一定是跟着文殊、普贤修念佛法门。从初地修到七地,又是一个阿僧祇劫;从八地修到十地,又是一个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诸位要知道,三大阿僧祇劫不是对我们凡夫讲的,是对圆教初住菩萨讲的,也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见性作佛」,那个“佛”是圆教初住。从明心见性那一天开始,你要证得“法云地”(十地)的果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这是《华严经》上的境界!你在华藏世界修。如果你要到极乐世界修,那就快了,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很快你就成佛。所以说“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是这么个道理啊! (按:《地论》云:“得大法身,具足自在,名法云地(十地)。” 法云地的菩萨是一生补处菩萨,修行功满,很快成佛,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利润,而本寂不动。 “出過於三世,其相如虛空。寂滅佛所行,言說莫能及;如是十地義。”——华严经)

  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

  我学佛之后第五年即接触到净土法门,但不相信。跟李炳南老师十年,他是印光大师的学生,专弘净土者,我接受他的教法,尊敬他,不排斥,但不相信。到我讲《华严经》讲了一半的时候,发觉华严会上所有菩萨都念佛求生净土,文殊、普贤是华严世界的等觉菩萨,还要发愿求生净土,经上说,“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始”是初地,“终”是等觉,共十一个位次的菩萨,他们都念佛求生净土!知此事实之后,才相信净土法门是一切诸佛度众生、了生死、出轮回、成佛道的第一法门。发现之后,乃将其余经教全部搁置。

  念佛的人,十方诸佛加持你,一切龙天善神保佑你

  “以本愿故,感应道交,即自即他,无虚无实,唯一真如,周遍法界。”
  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本愿”就是四十八愿。他有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教给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我们今天真正照干、照做,就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我们有感,阿弥陀佛就有应,好像我们这里发的电波,他那里就收到了;他发的电波我也收到了,这感应道交。

  “即自即他”,“自、他”是一不是二。《三时系念》法本里头,中峯禅师有两句非常精彩的开示,他说“阿弥陀佛即是我心”,阿弥陀佛是我的心;“我心即是阿弥陀佛”,这两句话说绝了。我跟阿弥陀佛是一体,是不是真的?真的!一点都不假,只是你自己不知道,你分自、分他,你要知道是一体,问题就解决了。你肯定一天到晚一分一秒都不空过,真的分秒必争。争什么?念这一句佛号,“阿弥陀佛”四个字,无量无边的功德。修善,修整个宇宙的善,都不如一句“阿弥陀佛”。大乘经上佛常说,像《金刚经》上讲的,你以大千世界七宝布施,这个福报还得了吗?比不上大乘经里面的四句偈,为人解说,比不上这个功德。那更进一步?大乘四句偈为人演说,比不上念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你才知道,这一句佛号的功德不可思议!真正明白的人,哪有不念佛的道理?!念佛的人,十方诸佛加持你,一切龙天善神保佑你。为什么?你是个真念佛人。

  为什么要讲这部经、要学这部经?把念佛的道理、因缘、果报、事实真相,统统搞清楚、搞明白,我才真相信,我才真发心求生净土。净土是老家,我才真肯念佛,一分一秒也不会让它空过。一秒钟没有念佛空过了,对不起阿弥陀佛。念念相续,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跟阿弥陀佛合而为一了。“感应道交,即自即他”。说我是佛,行;说佛是我,也行,是一不是二,无虚无实,虚实这个念头都没有了,唯一真如,周遍法界。这是什么?这就是报身,报身周遍法界。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453集 2013年9月23日讲于香港

  凡夫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立刻就得到佛菩萨的受用
  定弘法师

  如果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和方便有余土,你八识虽然还存在,但是它不起作用。因为极乐世界缘太殊胜,你这些八识里头的种子(烦恼种子)全都不会起现行,因为没有缘。种子要起现行,必须要有缘、有条件,极乐世界根本没有你造业的这个条件,你想造业都不行。那里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全都是佛的这个缘,让你八识里头的佛种子起现行,除了佛种子以外其他都不起现行。所以你在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理论上讲你这个八识还有,实际上还没转,但实际你在受用上就跟转了一样,八识已经不起任何作用,全都是八识里头的佛种子,也就是跟常寂光土里头和实报庄严土里面的佛菩萨他们的四智菩提是一样的,受用是一样的、效果是一样的。所以谈八识在那里头没什么意义,它不起作用。殊胜!我们这些烦恼一品都没断的凡夫,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立刻就得到佛菩萨的受用,这菩萨也是阿惟越致菩萨,圆教七地以上的菩萨,这样的受用。
  所以你问这个问题在极乐世界就没有意义,你说习气搁在哪?在理论上讲应该是搁在你的八识田中,还在阿赖耶里头,但是对你来讲根本不起作用,所以问这个话没有意义。换句话说,你的受用就是佛菩萨受用,就跟那个转识成智的法身大士受用是一模一样,这个道理我们要明白。极乐世界最最殊胜的就是凡圣同居土和方便有余土,而以凡圣同居土为最殊胜。为什么?烦恼没断的凡夫到了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他就跟阿惟越致菩萨一模一样。所以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你说他是法身大士,他实际上又不是,他自己没断烦恼;可是你说他是凡夫,他又不是,他又是阿惟越致菩萨,太妙了!所以在那里就根本不需要去区分凡夫还是菩萨,没有意义去区分,那是无分别的一真法界。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秽土里头,我们要区分,确实受用不一样,在那里根本没有区分的必要,真的,皆作阿惟越致。等到自己真的八识转成四智,你自己在极乐世界就升到上面两土,先升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里面四十一品无明习气断尽,就入圆满的常寂光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