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诸佛皆从念佛而生,从极乐世界来

(2025-06-28 15:39:14)
分类: 人生感悟

念佛成佛——诸佛皆从念佛而生,从极乐世界来


   莲宗四祖法照大师,于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屡于粥钵中,现圣境,不知是何名山。有曾至五台者,言必是五台;后遂往谒。大历五年,到五台县,遥见白光;循光往寻,至大圣竹林寺。师入寺,至讲堂,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据师子座,说深妙法。师礼二圣,问言:“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何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网!”


     文殊告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所以者何?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故知念佛,诸法之王。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师又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说是语已,时二大圣,各舒金手,摩师顶,为授记莂:“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师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此系法照大师,亲到竹林圣寺,蒙二大圣所开示者。


五台,乃文殊应化之道场;文殊菩萨乃七佛之师,自言:“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密,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过去诸佛,尚由念佛而生,何况末法众生,业重福轻,障深慧浅,藐视念佛,而不肯修!意欲一超直入如来地,而不知欲步五祖戒、草堂清之后尘(转世为人),尚不能得乎!——《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AXG2IHwdFKnZz8sFJXjAN6MkGvVASiacweQGlZiaGiaZwy14A4aecuH1plszffjMnHk8mSeDJslmiaZIjpo3VejJ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文殊菩萨说诸佛皆从念佛而生

印光大师

   文殊乃七佛之师,自言: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过去诸佛,尚由念佛而生,何况末法众生,业重福轻,障深慧浅。藐视念佛,而不肯修,意欲一超直入如来地,而不知欲步五祖戒、草堂清之后尘(大禅师死后转世为人),尚不能得乎?

    禅宗自梁发源,其教人亲见自性之法语,语虽高超玄妙,犹有文义。六祖之后,南岳、青原二祖,遂用机锋转语,唯恐人以解义为悟,而不能实证,故以此法,杜妄充悟道之弊。而其参究工夫,大非易易,多有数十年尚未彻了者。赵州八十岁,尚南北参学,故云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可知此种大根行人,尚如是之勤劳,况根性下劣者乎?至宋代禅道仍大兴,而实证者则寥寥无几。

   念佛一法,唯放下狂妄知见者,方能得益。任凭智同圣人,当悉置之度外。将此一句佛号,当做本命元辰,誓求往生净土。纵令以死见逼,令其改辙,亦不可得。如此方才算是聪明人,方才能得实益。否则由多知多见,不能决疑。反不如老实头一无知识者,为易得益也。     ——《印光法师文钞》• 复卓智立居士书一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未成佛前,皆当修习净土法门。我辈既不能断惑证真,仗自力了生死。若再不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则纵有所修,皆归人天福报。欲了生死,当在驴年(十二相中无驴年,意思是永不可能)。而人之死期,谁能自主?故当汲汲以专修净业也。自既修净业,当教眷属通修净业。一以利彼,一以防己临终,被不会念佛之眷属破坏正念,致不得往生。

    当依佛智慧所说之净土法门,自行化他,同种善根,同修净业。念佛在对治烦恼习气。烦恼习气减一分,即念佛功夫进一分。念佛时自念自听。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即注重于听之一法耳。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 卷二复德培居士书一》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AXG2IHwdFKWK8nWNYkLVgYZTlZjGJlSkUkE7Iw8F3Dz4Arh2BbdSs4iak56qrVHLWNoqvq7QFicxib7AbKkCByia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佛经中关于“诸佛皆从念佛而生”的圣言量:


《般舟三昧经》云:“三世诸佛,念弥陀三昧,得成正觉。”


《月灯三昧经》云:“十方三世佛,现在过未来,皆以念佛因,得成无上觉。


《大集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坐禅三昧经》:“菩萨坐禅,不念一切,唯念一佛,即得三昧。”


《华严经·兜率偈赞品》:“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此人得见佛,其数与心等。”


《大悲经》云: 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盘界,不可穷尽。”


《妙法莲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楞伽经》云:“十方诸刹土,众生菩萨中,法身及报身,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云:“(阿弥陀佛)是本久远实成,本有法身常住。……久远实成,法身常住。无量寿佛者,岂异人耶?今日世尊,我身是也。”


《无量寿庄严经》云:“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


《观无量寿经》云:“念阿弥陀佛即念十方诸佛,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云:


“ 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AXG2IHwdFKWK8nWNYkLVgYZTlZjGJlSWPKiaC9OTnQicyPB3ZFpMQEj0aZuXBQpUAsx5y7otrU1qjOEVTuW62N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十方世界的佛,都是从极乐世界来的!


  实叉难陀法师所译的《大乘入楞伽经》中言:“十方诸刹土,众生菩萨中,法身及报身,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同样,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所译的《入楞伽经》中言:“报相佛实体,及所化佛相,众生及菩萨,并十方国土,习气法化佛,及作于化佛,是皆一切从阿弥陀国出。


  佛在经中讲到,十方世界所有的刹土,无论是法身佛报身佛还是化身佛,都是从无量寿佛极乐世界中出来的。关于十方世界所有的佛,都是从极乐世界出来的,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少的学佛人纵然见到佛在经中这样讲,也觉得难以理解甚至不能接受。对净土的殊胜处,不能理解是很正常的。因为净土法门是无上甚深的第一最胜法门,若不是宿世善根极为深厚的人,又怎么能够当下深信佛语而无疑惑呢?


  不少人因为看到《阿弥陀经》当中,讲到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便肤浅的认为十方世界的很多佛,成佛都要比阿弥陀佛更早,那怎么可能十方佛是从极乐世界出来呢?对于研习经义,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避免依文解义。若只是一味的依文解义,那真的是三世佛冤了。


  在《法华经》里面,便谈到释迦牟尼佛久远劫早已成佛。从迹上讲,释迦牟尼佛这一世成佛。但从本上来讲,那是久远劫早已成佛。对于成佛久近之事,切不能死执迹门,而忽略本门。若执迹而忽本,那难免要犯偏执的过失。要知道阿弥陀佛久远劫早已成佛,法身常住,来无所来,去无所去,不生不灭,无过去现在未来,但以酬愿力度众生,示现在西方极乐净土,于今十劫。切记,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于今十劫,那只是在迹上示现的。正如《大乘无量寿庄严经》所说:“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于今十劫。”


  同样,《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中言到:“世尊告阿难曰:‘彼法藏比丘,为度十方世界,一切有情,虽起超世愿,修无量大行,是本久远实成,本有法身常住,无量寿佛,以不可思议威神力故,遍满十方世界,为教化安立无数有情,住于无上真实之道,常以四威仪,化作一切:或为刹利国王、转轮王,或为长者居家、尊姓豪贵,或为六欲梵天王等,或为地狱、饿鬼、畜生、修罗身。阿难!彼久远实成、法身常住、无量寿佛者,岂异人耶?今日世尊我身是也!愍念汝等一切有情,无明大夜暗故,从彼安养无为界,示现此恶时恶世界中,迦耶王舍等,说彼佛名号不可思议功德因缘。是谓难值、难见、难得、难闻。是故若有有情,闻此经者,皆应信受,如法修行。’”


  从佛经中我们看到,本师释迦牟尼佛特别在经中强调,他就是从极乐世界出来的。且本师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世间的根本目的,所谓的一大事利益因缘,就是为了宣讲求生极乐世界的净土法门。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中也言到:“世尊告阿难曰:‘如来所以兴出于世间,说彼佛不可思议、真实功德、光明名号利益大事因缘。是故我说难值、难见、难得、难闻。若有众生,有闻此法者,皆应信顺,如法修行。’”


  所以我们对净土法门,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心。佛经中已明确的指出,十方世界一切的佛,都是从极乐世界来的。由此更加可知,十方世界一切的众生,若是舍弃净土法门,那根本就不可能圆满成佛。净土法门是释迦牟尼佛兴出于世间的本怀所在,这是十方世界一切佛所宣讲的最至高无上,且最难信受的第一法门。


  正如《佛说无量寿经》中言:“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应当信顺,如法修行。”


  若对这样无比胜妙的净土法门,还生不起信心,那只能说明你的善根福德太浅了,业障太重了,所以才无法相信最极殊胜的第一法门!曾有人问莲池大师:“人不肯念佛求生净土,是何缘故?”师答曰:“福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