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了悟子
了悟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2,147
  • 关注人气:1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生是轮回的最后一生!

(2025-04-19 15:13:52)
分类: 人生感悟

今生是轮回的最后一生!

凡夫众生要住在五浊恶世度化众生是不可能的,这就好像一座冰山,你想用一碗开水把它融化,你浇下去也能融化一点,但过后你一看,那个地方冒出来的冰块,比其它地方还要高。这就是净土法门两土世尊(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知道五浊恶世、轮回不停,赶紧让我们解决分段生死问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得闻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不仅正报的佛菩萨讲经说法,依报的器界(物质环境)也在讲经说法,就能快速地悟证无生法忍。

悟证无生法忍至少是圆教初住菩萨,圆教初住的菩萨再到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乘着阿弥陀佛大慈悲愿力的加被,以及自己的发愿再回来度众生,这是可以的。这时候他不会被五欲六尘所侵染,他的道业有进无退(三不退转),他在这里是完成普贤十大愿王的修持,他就能得到佛法的利益,而不会到三恶道里面去——不会去造业。

如果没有断见、思惑,想要住在娑婆世界弘法利生,可能其他的宗派都这么提倡,但是净土法门是断断不许可的。所以有些学其他的宗派的经论,说发愿要生生世世在这个世间行菩萨道、度众生,断烦恼再成佛——其他宗派这样说,我们也不能去指责人家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念佛行人,我们会告诉你,你绝对不能发这个愿。一定要发什么愿?今生是最后一生,今生就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要度化众生,等到了极乐世界以后再回来,这样可以。

 

印光大师:修净土者不可发来生及生生世世之愿

 

净土法门,以深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不可发来生及生生世世之愿,若有此愿,便不能决定往生矣!

一切法门,亦有现生即了生死者,然不过千万之一二耳,故须发生生世世之愿。汝谓“尽未来际,带业往生”,此话殊失净土宗旨。现生即求佛慈接引,带业往生,何可云尽未来际乎?行菩萨道,当以尽未来际为限。现修净土,何可以尽未来际往生乎?汝虽看文钞,犹未知净土法门之所以然。今为汝寄净土五经一册,文钞一部,净土十要一部,净土圣贤录一部,饬终津梁一本,阅此各书,净土法门之蕴,发挥殆尽矣。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一·复东海居士书

净土法门,注重在信愿。有不知者或求人天福报,或求来生为僧宏扬佛法度脱众生。此种心念,要丢得干干净净,若有一丝毫,便不能往生矣。往生净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不往生,纵一生二生不迷,决难永远不迷。迷,则由有修持之福,而所造之业为可惧耳。恶业既造,恶报自临,求出三途,恐无其日。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复吴慧诒罗慧澍居士书

 

 

十方诸佛为何都劝一切菩萨去极乐世界?

 

诸佛告菩萨,令觐安养佛,闻法乐受行,疾得清净处。

至彼严净土,便速得神通,必于无量尊,受记成等觉!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阿毗跋致)

 

    这个偈子很重要,就是十方世界无量的诸佛都劝告他本国的菩萨,敕令他们去极乐世界,“安养佛”就是阿弥陀佛,敕令他们去礼拜、供养阿弥陀佛。供养阿弥陀佛有什么作用?你能闻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你就能生出好乐行持的菩提心,你按照阿弥陀佛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念佛法门去修行,就能快速地成佛,“清净处”就是成佛的意思。你只要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那种庄严的刹土,你就能快速地得到无量的神通和智慧;你到了极乐世界去,必定能得阿弥陀佛的授记,迅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圆满佛果。这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就是因地发的本愿,本愿成就之后就自然产生一种力(本愿力和法界加持力),这种力就弥漫在虚空法界中,令一切众生得大利益的。这就是“闻名欲往生”,你闻到了阿弥陀佛的名号,产生了信心,发愿往生,你只要具足这个信愿,“皆悉到彼国”,都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没有一个遗漏,真的是“万修万人去”!

 

没有信愿,就不是净土行

 

 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称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缘。”

 

  如果你没有愿,没有执持名号的行,你就不能说你有真信。这个概念界定很重要。你说自己信佛,你怎么证明你真信?有没有信,我就看你有没有发愿,有没有老实念佛。如果你真心发愿去极乐世界,每天能念几万声佛号,才说明、才证明你有“真信”。

 

那怎样才能证明你有真愿呢?实际上也得落实在你的信心和你执持名号当中。如果没有执持名号的行,没有事上和理上的信,也不能称为“真愿”。

 

那么什么叫真正的正行呢?就是你念的名号当中是要用信、愿来庄严的。而不是拿这个名号去作功夫的、去降伏烦恼的、去要求开悟的,或去要求得神通的,甚至要求得点人天福报的。你这些都是没有信愿的标志。没有信愿,就不是净土的真行。

 

所以“无信愿不名真行”。这话说得很好,是我们辨别的标准。现在全都由于有信愿称名,这个信、愿、行三资粮就在每一声佛号的持念当中圆满的具足。你圆满具足信、愿、行三资粮,这才叫多善根、多福德、无上因缘。你这样称念名号才能像《观经》所说的“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观经》讲念一声佛号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不是泛泛悠悠的念一句就能有这个功德的,它是要具足信愿的。念佛像战士突围求生的心,非常猛利的心去念,你才有这样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功德啊!

 

信愿具足皆得往生

 

《无量寿经》:“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十方九法界一切众生往生极乐净土的共因,悉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故。本愿是指阿弥陀佛因地发的四十八大愿,当本愿究竟圆满之时,便法尔自然地产生慈力。这种慈力能量辐射在虚空法界,摄受一切有缘众生。众生只要信愿念佛,便如针被磁铁吸摄一样,被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摄取不舍。只要闻信阿弥陀佛名号,愿意往生,都能生到彼国,万修万人去,真实不虚!只要生到极乐世界,由彼土依正庄严,光明妙德加持故,法尔自然地获得不退转位(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成为阿埤跋致菩萨。可见,十方众生得以成办往生大事,乃至圆成佛果全过程,端赖阿弥陀佛之本愿力。以果地觉,作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其奥秘悉在“其佛本愿力”上。净土法门之所以注重信愿,就在于唯有信愿,才能感通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我们依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得以往生。是故藕祖开示:“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凭持名之深浅。”善导大师开示:“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对十方诸佛以现量齐证所作的开示:“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吾人当铭记心内,拳拳服膺,欢喜奉行。如是净业行者,真可谓人中最胜人,最幸运、最快乐的人!感恩十方诸佛的慈悲开示,感恩十方如来的慈悲护念。南无阿弥陀佛!

 

没有愿力就往生不了!

 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出世间法的一个正因,如果没有大愿来作为导引,纵然念阿弥陀佛名号也往生不了。

  如果对名号没有赋予 “愿往生”的信息在里面,即是没有信愿,那就感通不了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力量。感通不了,就往生不了。所以它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就好像一头牛:它走在一条熟路上,虽然没有这个驾驭的人,它也知道怎么回家;但如果这头牛走在一条不熟悉的道路上,你只是给它指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它是到达不了的!必须要有一个驾牛的人拿着缰绳,还用鞭子鞭策着,然后它走偏了道路再把它扳正过来,才能到达目标。

  我们凡夫众生的心性就像牛,这个三界六道走惯了就是熟路,随着业力自然就去了;但西方极乐世界对我们来说是生路——生疏的路,不是熟路。如果常常去西方极乐世界,就不可能像我们这样,坐在娑婆世界里身心憔悴、蓬头垢面、八苦交煎、苦不堪言......所以它对我们来说很生疏。

  很生疏怎么办?就得要用“愿”作为驾驭工具,我们的信心就像手,念佛的念头就像绳子,所发的誓就像鞭策。

  往生就是走在生疏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这个“愿”,没有这个愿就往生不了,没有这个愿就好像这条牛没有驾驭的手段。

  这就是为什么净土祖师讲“愿立则道业可成”——发愿为先!

 

每一声佛号都应含有愿往生的愿力

    净土法门怎么修持?大家一定要知道它的核心:重在信愿。佛不断地说:这个法门是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为什么极难信?因为这个法门极为简单,而得到的果实又非常的究竟圆满。它是果地法门,是阿弥陀佛从果地上那种大慈大悲、大威德的角度来施设的。不是凡夫与二乘所能想象、所能窥测得到的;唯佛与佛方能究竟,九法界众生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来相信和理解。

   所以我们就得从仰信入手。你只要透过信心这一关,把信心落实在“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个坚固的发愿上,以这种信愿来执持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每一声佛号都有着愿往生的力量,以至诚心去念佛号,就能感通弥陀的大愿力。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愿力像电磁波一样遍满虚空法界,我们只要感通了,阿弥陀佛的愿力能在我们身心体现了,那么我们就能往生。如果(没有信愿)感通不到这种力量,我们就往生不了。即使你心修得很清净,烦恼伏住,见思惑断尽,你也去不了净土。但如果你这种力量感通到了,不管你散乱心,一品烦恼都没有断,都能往生净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