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得人身者如爪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2025-04-18 08:34:25)
分类: 人生感悟
得人身者如爪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有一次,佛陀用手抓起了地上的一把土,然后对阿难尊者说:阿难,你看我手中的土多,还是大地土多?众生能得到人身就好像是我手中的土一样少。而失去人身的众生就好似大地土一样多。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能够得到人身是很不易的,得到人身又听闻到了佛法是更加的困难。我们现在既然都已经得到了,就应该珍惜自己的宝贵人身,精尽努力修学善法。不要失去后再后悔莫及。

《提谓经》中说:“如有一人在须弥山上以纤缕下之。一人在下持针迎之。中有旋岚猛风。吹缕难入针孔。人身难得甚过于是。”
《菩萨处胎经》中说:一针投海中,求之尚可得。一失人身命,难得过于是。人身的难得,难于大海捞针。
《杂阿含经》记载: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出其头,海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其头,当得遇此孔不?人身难得,亦复如是。”
《涅槃经》中:“得人身并行持善法者,如同我手上的尘土般稀少,而未得人身、行持恶业者,如大地之土般众多。”
  此外,《杂阿含经》中也说:“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释初品中舍利弗因缘第一六(卷第一一)记载:有一只鸽子飞过来,栖息在佛的脚下,佛用宿命通观察它,发现八万劫之前是一只鸽子,再往后的八万劫还是鸽子,而得不到人身。因此,才有“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之说。

《罪业报应经》中说:“水流不常满,火盛不久燃 。日出须臾没,月满已复缺。尊荣豪贵者,无常复过是。”
《涅槃经》中说:“观察众生的寿命,常被无量的冤仇所围绕,念念损减而没有增长,就像一泻千里的洪水一样无法停歇。也像朝露一样只有短暂的停留。也像囚徒走向刑场步步逼近死亡。”
《摩耶经》中说:“譬如旃陀罗,驱牛就屠所 。步步近死地,人命疾过是 。”

佛说:得人身难,得人身而遇佛法更难。
佛言: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动经千生百劫,得出头来,知是几时。此皆深慈大悲,真语实语。伏愿诸仁者,莫堕狂野覆辙,直须痛念无常,信愿念佛,求生净土。
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往生西方净土,比转世为人容易!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文:释宗永

人身难得,今生已得,纵然有种种苦,想着地狱的哀嚎,饿鬼的煎熬,我们岂能不庆喜?至少我们可以呼吸人间的空气,遇见慈悲的三宝,有因缘听闻佛法,出离火宅。

人身不是茫然虚度,随意挥霍,而是珍惜每一次人身的机会,欣求出离;珍惜每一次遇见善知识的因缘,聆听佛陀慈悲的呼唤;珍惜每一次听闻佛法的机缘,多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若不珍惜,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其实不止万劫,而是无量的时光,都在茫茫恶道中,常没常流转。
人身究竟有多难得,佛经中有种种比喻、典故,有缘得知,不得不感叹人身之难得,我们就来看看经典究竟如何说。

垂线穿针喻

《提谓经》云︰
如有一人,在须弥山上,以纤缕下之;一人在下,持针迎之。中有旋岚猛风吹缕,难入针孔。人身难得,甚过于是。
得人身究竟有多难呢?
须弥山是娑婆世界中最高的山,究竟有多高,凡夫难测,有经典中说到,太阳与月亮只到须弥山之半腰。这么高的山顶,有一个人在上面,把细细的线往下扔。放线干什么呢?用来穿针,山脚下有一人,拿着绣花针,等待山顶的线掉下来,自动穿入针孔。
只要稍微思惟,就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比天上掉馅饼还难得。不必说在须弥山顶,就是一个视力不好的人,手拿着针线,都不一定能把线穿到小小的针孔;何况是在高山之上,细线在风中,随风飘扬,何时才能不小心飘到山脚下的针孔中呢?
这就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那么,在茫茫六道中,我们得到人身,生而为人的概率,比垂线穿针,还要渺茫。
高山上随风飘扬的细线,无数次不小心穿入了针孔,我们还在恶道中,头出头没,看不见得人身的希望。

盲龟浮木喻

《杂阿含经》(《大正藏》第二册108页)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出其头,海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其头,当得遇此孔否?”

阿难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此盲龟若至海东,浮木随风,或至海西;南北四维,围绕亦尔,不必相得。”

佛告阿难:“盲龟浮木,虽复差违,或复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趣,暂复人身,甚难于彼。”

这是用盲龟浮木的比喻,来形容人身难得,什么意思呢?

地球上所有的大地,都变成茫茫的大海,有一只盲龟,寿命无量劫,平时都潜藏在海底,每隔一百年,才探出头来一会儿,呼吸一下空气,又潜水了,总之就是一只万年潜水盲龟。

在这汪洋的海面上,有一块有一个小孔的木头,在大海中漂浮不定,一会儿东,一会儿西,随波逐流。

佛就问弟子:“这只潜水龟百年浮起来一次,能刚好把头伸到木头小孔的机会有多大呢?”

这不是一道数学题,而是一道哲学命题。弟子们一听,齐声回答:“这不可能,两者相遇的概率几乎为零。因为盲龟只是随性地浮出海面,而木头又是在海浪中,东西漂浮,盲龟从东边浮起,木头不知在哪一个方向呢?”

佛微笑地点点头,然后佛给了弟子们一个更惊讶的回答:“盲龟遇到木头的概率,虽然渺茫,但也不是不可能,总有那么几次机缘巧合,两者就撞上了。但是娑婆世界的凡夫,如果失去人身,想再一次得到人身,比盲龟浮木还要难上很多。”

如此想想,我们现在能得到了人身,不知在这生死的大海中,历经了多少万劫,才能像盲龟碰上海浪中的那块小木头。

大海捞针喻
《菩萨处胎经》云:

一针投海中,求之尚可得;一失人身命,难得过于是。

我们常常形容一件事情之难,会说难于大海捞针,针如此细小,掉进浩瀚深广的大海,海中淤泥深厚,怎么能把针找到呢?

但是佛说,针掉入大海,可以找到,如果我们失去了人身,再一次获得人身,不知比大海捞针要难上多少万倍。


爪上尘土喻
《杂阿含经》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以爪甲擎土已,告诸比丘:“于意云何?我爪甲上土为多?此大地土多?”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甲上土甚少少耳,此大地土甚多无量,乃至算数譬类不可为比。”

佛告比丘:“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生人中者亦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还生地狱者亦如是。如地狱,如是畜生、饿鬼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人道中没还生人道中者亦如是。

如大地土,其诸众生,从人道中没生地狱中者亦如是。如地狱,如是畜生、饿鬼亦尔。”(《大正藏》第二册114页)

有一天,佛用指甲沾了一点土,问弟子:“我指甲上的土多,还是大地的土多呢?”

弟子不解地看着佛,这么简单的问题佛也问?肯定是大地的土多啊,指甲上那微不足道的土,怎么能与大地的土比呢?这么显而易见的问题,佛绝不是无缘无故地问,他是为了让弟子明白得人身难之又难。

于是,佛就很有深意地说:“能从地狱中出来,得到人身的众生,少之又少,就像这爪上的土;而从地狱又生在地狱的众生,却像大地之土,不可计数。人道之中,能再次得到人身的众生,也像爪上之土,微不足道;而失去人身后,堕入地狱的众生,就像大地的土,无量无边。堕入饿鬼、畜生的众生,也是一样,无量无边。”
《入行论》云:“刹那恶因,即堕恶道,何况无始以来所积罪性如须弥山,堕于恶道,无可疑者。”又云:“一遇恶行,即失人身,一失人身,即不能闻善。”

《律阿含》讲到:“善道众生堕恶道,犹如大地之尘沙;恶道生善道众生,犹如指爪上尘土;善道众生生善道,犹如指爪上尘土;恶道堕恶道众生,犹如大地之尘沙;如是如是,地狱众生如大地之尘;饿鬼道众生如暴风雪,畜生道众生如鲜酒中之残渣。”


七佛出世,未脱蚁身

《贤愚因缘经》须达起精舍品中,须达长者与舍利弗,共同为佛建造精舍,也就是很有名的祇树给孤独园,须达长者要建这精舍,很不容易,以黄金铺地才得到这块地,可说是发心殷重。

测量的时候,舍利弗欣然含笑,原来是须达长者发心建精舍的功德,感德天宫现前,舍利弗为之随喜,故欣然一笑。

然而,一会儿舍利弗突然面露悲伤之色,须达长者很奇怪,我的功德如此殊胜,可以生兜率天了,为何尊者还如此悲伤呢?

舍利弗指着地上的蚂蚁说:“过去七佛以来,你都为佛在这里建造精舍,这些蚂蚁,一直都在这里,生生死死,七佛以来,都是蚂蚁之身,从未改变,不得解脱。”

为什么一直是蚂蚁身呢?因为蚂蚁的一辈子,几乎都在方寸之地,挖洞觅食,不求出离,就保持着原样。所以,七佛以来,一直是蚂蚁之身。


八万劫鸽身
《大智度论》里有一典故更是惊心动魄。

舍利弗用神通观察一只鸽子,过去八万大劫以来,一直是鸽子;未来八万大劫,依然不能脱离鸽子之身。

这是舍利弗的神通所及,阿罗汉虽有宿命通,但只能观察众生过去、未来八万劫之内之事,超过八万劫的因缘,阿罗汉的神通也不能达到。

佛所观察的鸽子的因缘,更是不可思议,不是八万劫不能脱离鸽子身,而是恒河沙等大劫中常作鸽身,直到作为鸽子的业障全部消掉之后,才从畜生道中,转入人身,不过刚从畜生道出来,虽然得人身了,也是很愚笨,经过五百世的轮回,才能够有智慧,有缘遇到佛法遗教,归依三宝,发菩提心,又过三大阿僧祇劫,终于成佛。

这是多么漫长的时间啊,一旦堕入畜生道,就要几经无量劫的时间,才能脱离畜生之身,得生人间。这只是堕入畜生道,如果堕入地狱呢?时间更是漫长无比。

正如《梵网经菩萨戒序》所言: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念佛往生易

来生做人如此艰难,那我们还有希望吗?来生做人难,但是来生往生净土成佛,却易如反掌。

故印光大师也说:往生西方,比来世做人还容易;来世做人,比求生西方还困难。

往生西方到底有多容易呢?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愿意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一生称念,必得往生。

这是阿弥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言保证;

这是阿弥陀佛五劫思惟、兆载永劫成就名号的摄取。

如今我们已得到难得的人身,遇到难闻的佛法,甚至遇到阿弥陀佛的救度,应该细细思维:

此生庆幸,得难得之人身,若不得人身,现在已堕三恶道,三恶道之苦,苦不可言,比人间任何苦超过千百万亿倍,所以人生再怎么样地苦,若能想想三恶道,则此苦不苦,反而深觉庆喜,幸得人身,不然就在三恶道了。

又,同样幸得人身,世界人口数十亿之多,学佛者又有几人?可说寥寥无几,而我何幸得闻佛法,得遇弥陀救度,念着南无阿弥陀佛,虽是娑婆久客,已是极乐嘉宾。

人生如电光石火之短暂,未来世却是无穷无尽的漫长,能假藉短短几十年之苦而出无穷无尽之轮回,何幸如之!

旷劫的轮回,终于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中,划下了完美的休止符。

将来不再是人身,也不再是六道的种种身份,无论帝王宰相,还是高僧大德,亦或天人妙身,都不再羡慕,等待我们的将是光寿无量的佛身,永恒的生命,自在的佛心,于宇宙间自由来往,广度历劫怨亲并及一切众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