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宏圆法师:发愿要发真实愿

(2024-11-08 15:02:51)
分类: 人生感悟


宏圆法师:发愿要发真实愿

   现在念佛的人很多,为什么往生者寥寥无几呢?主要是因为人们愿力不深切,发愿也大多是浮泛之愿,不注重发切实的真愿,以至于临欲命终的时候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身心俱乱,又被家亲眷属、恶友所干扰,这个时候很难提起正念的。所以愿力不够强、提不起正念来,会被业缘所牵,继续六道轮回。

    就像大兵压境,你的这个力量不够,你是很难冲突重围的。如果能在病苦当中,心心极乐、念念弥陀、愿生净土。就像穷子思父、游子忆母一样,心心都扣在求生净土上,怎么能不会往生?所以我们这个愿力非常重要的。

   有的老居士认为临终还早着呢,我现在先敷衍了事,我想念我就念念。如果一旦到临命终时,你这个愿力不够强大的话,你不在平常加以修炼,愿力不够,你临命终时怎么能克服这些干扰?怎么能克服这些业缘的种种障难?克服不了,结果就是随业轮回!
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锻炼,让我们的愿心坚固。信愿行三资粮中,愿力最为重要。有愿,信就永无改悔;有愿,行就能有所归。如果有愿,必然具足信和行。释迦牟尼佛悲心特切,再三劝发愿,如果我们再不发愿求生净土,就太辜负佛恩了。

摘自 宏圆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宏圆法师:怎样做到信愿具足?

“至心信乐”是信,“欲生我国”是愿。欲就是愿的意思,愿离娑婆的垢秽,欣求极乐净土的清净,就是愿生净土的心。愿力就是心力,一切力中愿力最大。

彻悟大师说:“净土门中以愿为最,凡有愿者终必能满。”有个公案,郁头蓝弗是佛陀时期的一个很有名的外道仙人,他是修非想非非想处定的,他在水边的树林中修行。每当他定功将要成的时候多被鱼鸟惊扰,他就生起了嗔恨心,发了个恶愿,日后作飞狸,入林食鸟入水食鱼。在定功修成后,他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到八万大劫的寿命尽了,还要堕为飞狸。我们看,这是恶愿,与心性不相应,与心性相违都还有大力用,八万劫后还能满这个愿,更何况称性的善愿呢。阿弥陀佛以称性四十八愿成就佛道,而众生所发求生极乐世界之愿正合弥陀摄生之愿,所以只要我们真心发愿,承佛愿力加持,定能往生,更何况佛有不思议大慈大悲,能满一切众生愿。所以彻悟大师说:“是以真能发愿,则信在其中;信愿既真,行不期起而自起。”就是自然而起,你信愿具足自然而起。“是故信愿行三种资粮,唯一愿字尽矣。”蕅益大师也说:“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
我们修学净土的人要深信弥陀愿力,深信弥陀名号功德,深信我们的心性不可思议,以不思议的心持不思议名号,生弥陀愿力所成就的极乐世界。具此深信发愿横超生死,一生成佛,就是愿作佛的心,愿作佛心就是度众生的心,就是无上菩提心。所以欲生极乐世界要有真信切愿,若没有真信切愿,你纵有修行,不能与佛感应道交,只得人天福报以及作未来得度之因而已;若信愿具足,则万修万人去,所谓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

我们修学净土法门信愿最关键,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深愿切故,一切邪说不能动摇,一切的境缘都不能引转。那你动摇引转,是因为信愿还不够深不够切。即使达摩祖师忽然现前说“我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定法门,你要舍弃念佛,我就传授于你这个禅定法门”,那我们也不违发愿受持净土念佛这个誓愿。我们不改誓愿,就是念佛求生净土。纵然是释迦如来忽然现身说“我先前说念佛法门时,是一时的方便法,我现在更有殊胜法门,你应当放弃念佛,我即为你说殊胜法”,我们也要对佛说,我先禀持世尊净土法门,我所发愿一息尚存决不更改,我决不违念佛求生净土的本愿。虽然佛祖现身也不改所愿,更何况邪魔外道、虚妄邪说,更不能动摇。
现在好多居士一听说别的法门更方便的邪说,赶紧就来问我,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任何人现前我们决不改念佛求生净土的本愿,这才是信愿具足,这样的信可以说才是深信。若烧红的铁轮旋转在头顶,不以此苦痛退失往生净土之愿;若转轮圣王的胜妙五欲现在其前,也不以此妙乐退失往生之愿。这样至极的逆境顺境尚不改所愿,更何况世间小小的顺逆境界,更不能引转,这样的愿可以说是切愿。

摘自宏圆法师《佛说无量寿经》讲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