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海法师:唯求临终往生净土,才能跟佛感应道交
大家切记,我们所作的一切功德,“唯求临终往生净土,不求来生人天福报”。为什么呢,就是要断除轮回的相续心。对娑婆世界任何果报,哪怕天上最好的果报,都不贪恋,都要视为毒药,唯恐远离不了。诸位想想,光这两条,我们基本上都过不了关。我们几乎是必求人天福报,我们会把一切的功德滑落到三界内,那就跟佛的誓愿相违背,往生不了。你把娑婆世界这边能够舍得纯粹,那么佛法界才能够彻底圆满地打开,这才叫做感应。
所以说,唯求临终往生净土,“唯求”,就是只有这一个愿望,唯一的愿望,就是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前来接应我往生净土。这样才能跟佛的誓愿相契合,感应道交,定满所愿,才能满我们的所愿。所以,大家要树立这种正知见。
为什么印祖说,我们做的一切功德,千万不敢把它用在其他九法界了,不仅仅说做人,或者说我不堕地狱就可以了,包括不能生天,甚至不要光求自了,乃至生到菩萨法界做菩萨,都不要去做这个回向,唯求净土就是一种究竟圆满的回向,是最高境界的回向,往生净土,那就等于说只跟佛法界发生因缘,其它的九法界全部屏蔽掉,这才能够感应道交。
净土法门是非常究竟圆顿的,直接系缘在佛的法界——一真法界。所以它的超越,不仅仅是对三恶道的超越,不仅仅是对三界六道的超越,乃至对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个法界,也顿然超越了。
所以诸位,我们必须要了解学习佛的四十八愿,愿愿都是让我们彻底跟娑婆世界绝缘的。四十八愿非常微妙,都有这个功能,每个愿都是让你跟娑婆世界绝缘,每个愿都是让你对阿弥陀佛放心,每个愿都是让你对极乐世界产生向往,每个愿都是告诉你们,往生是这辈子必须要成功,必定能成功的事!
西方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愿力起建的。他来摄受众生,怎样成功得度,就是用愿力配套设置进去。我们能够往生,也由我们发这个愿力,跟阿弥陀佛的大愿相对接。在三资粮里面,愿力就像一个担子,挑起两边的信、行。如果没有愿力,那你的信心肯定没有或不够;如果有这个愿力,那行门肯定能够坚持。所以在《佛说阿弥陀经》里面有一番劝信,六方诸佛说:“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但是有三次劝我们发愿——“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应当发愿,生彼国土”“今发愿,今往生”,这就是让我们一信永信,不再疑惑,但是发愿要反反复复、时时刻刻发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态,而且不断巩固,保持清醒,保持新鲜,因为我们凡夫是很容易麻木的。如果没有这个愿力保驾导航,我们就只能随业流转,永劫沉沦。
人在临命终时,心绪多端,重处偏坠。这辈子造什么业造得多,就作为引业,牵引着你轮回,决定着你在哪一道去受生。业力犹如负债、讨债,力强者先牵。一辈子造的业,跟所欠下的债,到临命终时,讨债的全都来了。债务多的债主优先,让你怎样就得怎样。我们常说神通抵挡不了业力,但是愿力能抵挡业力,所以一定要发愿。作为一个修行人,必须要用愿力来统摄一切,因为愿力就代表心力、念力。
阿弥陀佛的愿力,弥满整个法界
阿弥陀佛的愿力,每天弥满整个法界。好比电磁波无处不在,你的手机一开机,就有信号。可是如果我们自己没有求生净土的愿,就不能跟弥陀的愿力产生对接作用,这就显现出自力与他力的区别。因为弥陀的愿力,是针对发愿求生极乐世界的人。哪怕我们觉得自己积累了一些功德,几十年在心地上用功,出离心强,也有要了生死的大丈夫心,但是如果你没有愿力,不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那么你修得再好,也不能往生。除非凭自力能修到观音菩萨的境界,才能进到极乐世界,否则恐怕没门。阿弥陀佛的愿力,就跟磁铁一样,磁铁只对铁产生作用,这个铁就比喻我们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这股心力。就算自己修的比铁还好,修成铜,修成银子,修成金子、翡翠、和田玉,都很不错了,但是磁铁对这些没有作用。
所以,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发愿往生,“应当发愿愿往生”、“愿生西方净土中”、“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愿以此功德,同生极乐国”,你看,哪一法能离开愿?愿力就是激发、激活的意思,在我们内心能够升起一股力量,指向一个目标,然后所有的修行功德,就聚汇到一起,形成合力。
这就是愿力,所以说净土法门的特色,就是我们常说的他力本愿。四十八大愿是预先的发誓,然后阿弥陀佛历劫的修行,最后达到一个圆满,这样一个度众生的根本筹码,就是四十八愿,极乐世界的蓝图也是四十八愿。巧妙的预先设计,这是阿弥陀佛呕心沥血,可以说把这种大慈悲和盘托出。
一个寻常人,只要你发起真信切愿,能够相续进行,受持阿弥陀佛名号。他的愿力就保障,你的生命形态,只要能够调整到这个频率,那么他将来就一定保准接应。这样一个直通车,这就叫愿力。
佛佛平等,为什么非得念阿弥陀佛?
为什么说阿弥陀佛是大愿王呢?佛佛平等的情况下,怎么佛中还有王呢?这不是不平等吗?就体现差别相,就是愿力上。
为什么本来佛佛平等,为什么非得念阿弥陀佛?就是容易在他的愿力上。最后他发了四十八愿,建立了他的超级净土,还发了誓愿说,“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他成佛以后,名称就是阿弥陀佛。你看谁不知道阿弥陀佛?世人都知道“南无阿弥陀佛”。这背后一定有他的因果。
一句“阿弥陀佛”就遍满十法界,没有闻不到的。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设置。大家一定要学习、体悟四十八愿。四十八愿这种设身处地,面面俱到,成就“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所有龙天护法,天雨妙华,大地震动,终于说“必成无上正觉”,现在已经成佛十劫。意味着脱离了传统的自力修法,有了他力摄受;脱离了圣道门,有了净土门;不一定要竖出三界,可以要横超生死。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事情。他方国土里面,每个国土里面,成百亿的菩萨,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弥陀的愿力。
现在因为在经典里讲到,发菩提心才能够往生西方净土。那难道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跟菩提心是有违的?
一个愿往生心,其实就是度众生的菩提心,这就是体现佛的视野了。因为我们现在有时候说是菩提心,还要留在这个国土里面度众生。有好多大祖师,都是一开始发愿生生世世留在娑婆五浊恶世,与其在极乐世界莲花享福,不如在五浊恶世发菩提心度众生。结果生一场病,病得就蔫了,才知道自己的力量太差。像蕅益大师,给同修写的信里边说,今夏两番大病,疼得浑身不能睡、不能坐,最后说,平常唯在心性上用功,这会儿已经一点都用不起来,唯有呼喊佛菩萨名号。
我们现在的修行,头头不了,账账不清,定力不够,你守不住。所以为什么说“我今见闻得受持”,这个“受持”很重要,要接受得了,把持得住。特别是有大发心、想了生死、用真功夫的人,如果把持不住,自害害他。
以前有大德开示,平常在静中练的十分功夫,在动中就剩一分了。因为控制不住,“心如明镜,但身不由己”。在动中练的十分,病中就只剩下一分。病中练的十分,命终就剩一分了。所以力量不足,怎么办呢?就是要靠他力,阿弥陀佛因地的愿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