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十方诸佛都劝一切菩萨去极乐世界?
(2024-11-08 11:40:39)分类: 净土故园 |
大安法师:为何十方诸佛都劝一切菩萨去极乐世界?
“诸佛告菩萨,令觐安养佛,闻法乐受行,疾得清净处。
至彼严净土,便速得神通,必于无量尊,受记成等觉!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阿毗跋致)”
没有信愿,就不是净土行
那怎样才能证明你有真愿呢?实际上也得落实在你的信心和你执持名号当中。如果没有执持名号的行,没有事上和理上的信,也不能称为“真愿”。
那么什么叫真正的正行呢?就是你念的名号当中是要用信、愿来庄严的。而不是拿这个名号去作功夫的、去降伏烦恼的、去要求开悟的,或去要求得神通的,甚至要求得点人天福报的。你这些都是没有信愿的标志。没有信愿,就不是净土的真行。
所以“无信愿不名真行”。这话说得很好,是我们辨别的标准。现在全都由于有信愿称名,这个信、愿、行三资粮就在每一声佛号的持念当中圆满的具足。你圆满具足信、愿、行三资粮,这才叫多善根、多福德、无上因缘。你这样称念名号才能像《观经》所说的“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观经》讲念一声佛号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不是泛泛悠悠的念一句就能有这个功德的,它是要具足信愿的。念佛像战士突围求生的心,非常猛利的心去念,你才有这样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功德啊!
信愿具足者皆得往生
《无量寿经》:“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十方九法界一切众生往生极乐净土的共因,悉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故。本愿是指阿弥陀佛因地发的四十八大愿,当本愿究竟圆满之时,便法尔自然地产生慈力。这种慈力能量辐射在虚空法界,摄受一切有缘众生。众生只要信愿念佛,便如针被磁铁吸摄一样,被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摄取不舍。只要闻信阿弥陀佛名号,愿意往生,都能生到彼国,万修万人去,真实不虚!只要生到极乐世界,由彼土依正庄严,光明妙德加持故,法尔自然地获得不退转位(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成为阿埤跋致菩萨。可见,十方众生得以成办往生大事,乃至圆成佛果全过程,端赖阿弥陀佛之本愿力。以果地觉,作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其奥秘悉在“其佛本愿力”上。净土法门之所以注重信愿,就在于唯有信愿,才能感通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我们依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得以往生。是故藕祖开示:“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凭持名之深浅。”善导大师开示:“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对十方诸佛以现量齐证所作的开示:“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吾人当铭记心内,拳拳服膺,欢喜奉行。如是净业行者,真可谓人中最胜人,最幸运、最快乐的人!感恩十方诸佛的慈悲开示,感恩十方如来的慈悲护念。南无阿弥陀佛!
没有愿力就往生不了!
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出世间法的一个正因,如果没有愿力作为导引,纵然念阿弥陀佛名号也往生不了。如果对所念的名号没有赋予
“愿往生”诉求,就是没有信愿,那就感通不了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力量。感通不了,就往生不了。
这就好比一头牛,它走在一条熟路上,虽然没有驾驭的人,它也知道怎么回家;但如果这头牛走在一条不熟悉的道路上,你只是给它指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它是到达不了。必须要有一个驾牛的人拿着缰绳,还用鞭子鞭策着,发现它走偏了道路再把它扳正过来,才能到达目标。
我们凡夫众生的心性就像牛,在这个三界六道走惯了就是熟路,随着业力自然就轮回去了;但西方极乐世界对我们来说是生路,不是熟路。怎么办?就得要用“愿”作为驾驭工具,我们的信心就像手,念佛的念头就像绳子,所发的誓愿就像鞭策。
往生就是走在生疏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这个“愿”,没有这个愿就往生不了,没有愿就像这条牛没有驾驭的手段。
这就是为什么净土祖师讲“愿立则道业可成”——发愿为先!
每一声佛号都要具足往生的愿力
问:念佛念经持咒该如何发愿?回向给一切众生是否功德最大?
大安法师答:我们诵经念佛总的发愿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及法界众生跟我一起共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先要立这个愿,如果你忘了这个根本愿,所回向的利益是不究竟的。如果在发往生意愿的指导下,将念佛修福功德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你的愿发得越大,你的心越大,念佛的功德也会同比例地放大。如家人有特殊需求需要救助,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作专项回向,只须至诚恳切,悉有效果。发愿并不是当下就要有能力做得到,就好像一个小孩子发愿长大成为医生,你不能指望小孩子现在立刻就能够治疗病人,发愿是他学习的动力,他发愿要成为医生,现在努力学习,最终会成为一个医生的。我们这些凡夫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要成佛——成佛是要度众生,发的愿是我们未来要获得的。一切菩萨修行时在因地都有发愿,因地的愿是在果地圆满后再兑现因地的愿,叫作酬愿度生。愿力不可思议,有愿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