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2023-05-24 11:55:47)
分类: 世间如梦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净空法师
我们在六道里头,无量劫来都没有办法超越,就是被妄想害了,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现在还在干,还愈干愈高兴,这个麻烦大了。佛法非常符合科学的精神,你可以实验,它禁得起考验的。你实验就晓得,你放下试试看,见思烦恼放下,看看是不是阿罗汉的境界?六道就没有了。六道是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放下之后就好像一个梦一下醒过来,六道不见了。醒过来是什么境界?阿罗汉的境界,这四圣法界,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十法界里最上面的四圣法界,你见到了,六道没有了。所以永嘉大师说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醒过来之后,六道没有了,原来是一场恶梦。 
四圣法界还是在梦中,六道是梦中之梦,必须不起心不动念,真的梦醒了。为什么?十法界没有了,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没了,这个时候出现的就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叫一真法界。世间人追求永恒,追求不生不灭,一真法界里头你所看到的是永恒,是不生不灭,所以净宗称它作无量寿。习气统统断尽,常寂光现前。你回归常寂光,你回归自性了,那是真的不生不灭。常寂光在哪里?遍一切处,一切处、一切时都在常寂光当中。常寂光是本体,一切宇宙万物的本体,如果没有它,什么都没有。所以,我常常用电视屏幕来做比喻。电视的屏幕譬如第八识,屏幕所现的相譬喻十法界,你频道打开,你就能看到相。现相没有障碍屏幕,屏幕也不妨碍现相,现相也不染污、不障碍屏幕。离开屏幕不能现相,它是这一切现相的本体,用这个比喻大家容易懂。 

真空不空,能生妙法;妙有非有,当体即空,了不可得

   大乘里面讲“真空不空,能生万法,妙有非有,当体即空,了不可得。”知道空有是一桩事情,性相是一不是二,不能分的,你才把事实真相真正看明白了、真搞清楚了,所以妄想分别执着全没有了,妄想分别执着都是颠倒见,没搞清楚真相,以为它有,你就执着它,不肯把它放下。真搞清楚、搞明白了,自然放下了;这一放下,事实真相现前了。 
“无理不显”,就是一切事的理性你全见到,这叫明心见性。一切法的性就是自性,性是一个,《妄尽还源观》里面告诉我们,「自性清净圆明体」,这个体是空的,空不是无,它能现相,能生万物。所以从体起用,这个用就是正报依报——正报是自己,依报是环境。环境里面有人,人也是依报,佛也是依报,菩萨也是依报,妖魔鬼怪也是依报,这统统叫人事环境。人事环境另外一部分就是物质现象,是物质环境,这环境有没有?假的,不是真的。正如同我们作梦一样,我们在梦中有个自己,自己是正报,梦中里面的境界(依报)有人事环境、有物质环境,一生一切生,作梦的时候统统都有了、现前了,睡醒之后全灭了,依报、正报都没有了。我们要懂这个道理,醒了就没有了。
《永嘉大师证道歌》说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如果你证得阿罗汉果,就像一场大梦醒了。做了六道轮回的梦,六道轮回不见了,醒了之后是什么状况?四圣法界。殊不知四圣法界也在梦中,六道是梦中之梦,梦里醒过来。再一次的觉悟,又醒过来了,四圣法界不见了,醒过来是什么样子?一真法界现前,就是实报庄严土现前。这一醒过来,自己确确实实就生在这个实报土,我们一般讲华藏世界、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无比的殊胜庄严,阿弥陀佛在那里主持的,也是阿弥陀佛创办的。真的像梦醒了,恢复正觉了,才知道自己做了一场大恶梦,那梦中的事情,自己还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菩萨、祖师大德常常用这些比喻,要我们从这些比喻里面细心去体会。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三三八集)2011/3/22 
 
梦境是怎么来的
   世间人迷了,以为这个身是自己,其他的不是自己,错了,全是自心所现,除自心之外没有其他了。譬如做梦,人都会作梦,在梦中一定有自己。诸位想想,哪一次作梦没有自己?不可能的,梦中一定有自己。自己之外,还梦到很多人,那些人是从哪来的?是他们跑到你梦中吗?不可能,任何东西都不会进入你的梦中境界。梦中境界从哪里来的?都是自己的念头、意念变现出来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不是别人心想,是自己心想。既然是自己心想生,梦中的自己是心想生,梦中所有境界都是自己心想生,那一切的一切不是你自心是谁?这个我们能想得通。梦中喜欢这个、讨厌那个,错了,统统是自心变现的。自心变现的,就是平等的。《金刚经》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永嘉大师《证道歌》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经是佛说的,《证道歌》是祖师说的,都是真话,遍法界虚空界都是自心。
    如果把这些道理、事实真相,全搞清楚了,念这一句佛号能解决一切疑难杂症。当你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冷静下来,一心念佛号。念佛的时候,必须要放下一切杂念,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这个佛号就得力,你肯定得到阿弥陀佛、诸佛的加持,你的疑难杂症迎刃而解。要学佛陀,学佛的智慧,学佛的慈悲,学佛的道力,学佛的神通。你要问怎么个学法? 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
——《净土大经科注》(第一二五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