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我父母这样的可以打几分?(青春信箱之五)
(2019-04-06 22:48:34)
标签:
教育情感都挺好给父母打分冲刺 |
编辑老师:
最近这些天,母亲和邻居们老是说起电视剧《都挺好》,我虽然没有时间看电视,但也经常听到一个热门词:原生家庭。我想,原生家庭应该是孩子结婚成家之前的那个家庭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最近这两年也在思考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我其实很想知道别人家的父母都是怎样给自己的孩子营造家庭氛围的,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我父母这样的可以打几分?
我感觉我的母亲其实挺辛苦的,人到中年,既要做好单位的工作,还要牵挂我的学习,家里的家务有一堆,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有时还会生个病,所以我有时是很心疼她的。但是她有一点让我受不了:她对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和颜悦色各种表扬,对着别人家的父母把他们家的孩子夸个不停,而回头对着我,常常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每次考试成绩下滑了,她就会各种冷嘲热讽,要么叹息自己命苦,要么骂个不停,我有时候真的怀疑我是不是她亲生的。
再来说说我的父亲,写到这里我突然明白母亲为什么那么忙了,因为父亲下班后很少干家务,回到家就是沙发上一躺,拿着手机各种刷,能把换洗衣服放进洗衣机就算不错了。母亲看不过去说两句,他就说还是请家政吧,反正就生了个女儿也不用考虑买房子,不用太节约钱……母亲就会更加生气,因为母亲觉得日后我的学习还有双方老人如果生病都会用到很多钱,而她和父亲的收入也就是普通水平。为了这样的琐事,有时难免会争吵,我听到了就很烦躁,就算躲进房间写作业也很难有复习的效果。
我羡慕我同桌的父母:她的父亲工作很忙,但还经常会在双休日接送她往返学校,关心她的学习和烦恼,说话很幽默,把她宠得像个公主;她的母亲会在她考砸的时候摸摸她的头说,“没关系,接下来让我们更努力”,然后带她去吃好吃的……
我想,命运果然不是我们能选择的,遇到怎样的父母好像全凭运气。想到这些,我就觉得很没劲,学习也没了动力……
一名初二女生
这位初二女生:
我想,你一定是一位文静内向又聪慧幽默的女生,否则,你不会有这么细致的观察和比较,你也不会想到给父母打分。那我先来完成你布置的第一道题目吧——我觉得你的父母至少可以得6分以上,或者分开来打分:妈妈可以打7分,爸爸可以打5分。
可能每个人心里的评分标准是不同的吧,我觉得你的妈妈本来是可以获得更高分数的,她的扣分点主要有两处,一处是你说的对别人和颜悦色而对你冷嘲热讽,所以扣2分;另外一处是对不干家务的父亲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扣1分。你若问我那母亲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我倒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但我认为她应该和你结成联盟,“软硬兼施”地让他担负起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父亲扣掉5分,你同意吗?扣分点在哪里你知道吗?
6分,是不是相当于你在班级排名第20名的位置?那我们先对照一下,你的成绩排名在20名之前还是之后?请原谅我的俗气噢,因为是你先推出“打分制”的,所以我只能用“排名”来和你呼应了。
伟大的作家早已有过名言:“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总各有各的不幸。”但是,你的家庭显然不能划入“不幸”的行列,而是很多平凡平静家庭中的一员,因为我们身边还有个别5分以下的家庭——以你敏锐而细腻的洞察力,不需要我列举了吧!
确实,优秀的父母可遇而不可求,原生家庭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能选择的,但我们总还是要充满希望地去努力,就像前些天被全城关注和祝福的外卖父亲和他的女儿一样,家庭对一个人来说,资源和背景固然重要,但让人留恋的是其中温暖和上进的力量。既然我们不能改变父母,那就先改变自己。
温情是家庭里最健康的空气,敏感的你觉得自己家里的这份空气有点稀薄,好在你已经长大了,已经可以营造和输出一些健康空气了。记得我们70后的童年,物质生活没有今天优渥,但父母常常会舍下好吃的留给我们,我们则会努力把成绩考得好一点;发现父母心情不好,我们首先想的是他们累了,会上前卖个萌,或用零花钱也给他们买点糖果和糕饼,然后就会看到他们脸上舒展的笑意。
如果你排在20名之前,我给你的建议是“以卖萌为基础,冲刺班级前十”,对母亲卖萌,是抚慰她的辛苦烦躁;对懒散的父亲卖萌,是提醒他“温情”的美好和重要。如果你排在20名之后,我给你的建议是“养精蓄锐,努力冲刺”,因为你的进步是家庭温情的最大催化剂。对,你没看错,我的关键词都是“冲刺”。
如果父母没有我们期待的那么体谅和贴心,没有同学的父母那么优秀,那就让我们自己先体谅起来,先优秀起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将来做8分以上父母。
祝你卖萌成功,学习进步!
本版编辑
注:外卖父亲和女儿是指前期嘉兴日报报道的新闻故事:李帮勇少年丧母,工伤致残,中年被妻子抛弃但是他一直在努力着。两年多来,李帮勇靠自己的辛勤劳作艰难地拉扯着女儿。为了生计,他过年没有回老家,一直带着女儿送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