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追马的时间种草

(2015-12-22 15:59:49)
标签:

屠呦呦

追马

种草

    “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去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一批的朋友与你同行……”刚过去的这个双休日,你的微信朋友圈是不是被这段话给刷屏了?据说,这段话是85岁的屠呦呦在诺贝尔颁奖大会上的演讲。

  这段话确实好!你是不是正为自己没有追上想要的那匹马而焦躁?比如,职称还没评上;孩子没有考进一中;一单大生意最终没有谈成……这样的焦躁让你寝食难安,正需要有位懂你的朋友用一段富有哲理的话来安慰你开导你。“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这话,不仅让你舒服,更让你眼前花红柳绿充满希望。又或者,你正为自己好不容易有个双休日又被拉去出席应酬而烦恼,连看望父母的时间都被剥夺了,这样的朋友还要不要?“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一批的朋友与你同行……”读完这一句,你就关掉了手机,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翻开业务书开始认真阅读,让违心的应酬见鬼去吧!

  这样想着,这样做着,是不是很爽?

  但是,如果这段话不以“屠呦呦演讲”的落款出现,你和你身边的朋友还会这样转发吗?说实话,我有些怀疑。因为,拿掉作者,这段话就是我们平日里经常会见到的鸡汤文。如果你的微信朋友圈没有那么多代购,那么你会不时地看到这样的微信标题:“深度好文”、“绝对走心”,等你点开来看,也无非就是那些“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如果说那些刊登在报纸杂志上的鸡汤文还能让你在深夜获得一点点安慰和启发的话,那么抱着手机刷着微信所看到的这些“深度好文”最多只能算是漂浮在鸡汤上面的两三点油星,手指一滑,刚才的那些文字根本没有一个进入脑海,这鸡汤算是白喝了。

  中国古人喜欢“不动笔墨不读书”,手上握一卷书,精彩和疑问处圈圈画画,或随意写下两句点评,这书里的故事和道理才算是“吃”进了脑子里。现代人没那么多闲情,于是做到了和当初古人的意愿完全相反的“不动笔墨不读书”——既不动笔,也不读书,能在微信朋友圈下点个赞,已经算是动手动脑动心了。君不见,那条“河南大学生掏鸟窝被判10年半”的新闻刚出来,一些人说量刑太重,一些人骂记者取标题哗众取宠。请问那些说量刑太重的人,你们真的仔细地读了新闻的全部文字吗?读完了还觉得量刑重吗?再请问那些骂记者哗众取宠的人,如果不这样取标题,你会在海量的新闻信息里去点开这一条新闻来读吗?

  没有耐心是这个时代的通病。为什么本文开头的那段文字会被盛传?因为人们读着这段文字,对照着屠呦呦的成绩,觉得两厢很符合,这段文字里所说的那些看起来很需要耐心和毅力的事,被屠呦呦很好地印证了最终的结果!如果这段话不是屠呦呦说的,也许会有不少人在心头冷笑一下:放马归去,自己种草,马走了很可能不会回来,而日后回来吃草的也不知是谁家的马,最重要的是,我在种草这段时间内的出行问题如何解决?你说不用去巴结一个人,暂时没有朋友也没关系,难道你不知道人脉对当下的工作有多么重要吗?微信里的朋友圈为什么那么火爆?

  有趣的是,上面那段文字很快被认定不是屠呦呦的演讲,因为屠呦呦的演讲另有其文,有人冒充屠呦呦之名写下了这一段鸡汤文。且让我们像相信屠呦呦那样相信这位无名作者,放下心头的压力和焦躁,安心地种草,等待明年春天迎面而来的骏马!

——2015年12月15日嘉兴日报烟雨楼版面“性情”栏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