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老总组织员工听一位嘉兴老专家关于嘉兴历史文化的课,好听,但是听起来很累,因为专家的老家在山东,所谓乡音无改,他一开口还是很浓郁的山东味。下课时和同事说笑,叹息中国人对自己的不珍惜和不尊重,比如中国的文物、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都是在别的国家的人当成宝贝后,才猛然想到去保护去要回。其实不仅仅是东西,包括人都是这样的,这个人在中国时不但不被保护还要尽受欺负,他出国后受到无数荣誉后才顶着“美籍华人”的桂冠回国。就想嘉兴的历史典故,上台说的,居然不是嘉兴人,平时要采访和嘉兴有关的风土人情时的权威专家则是从江苏来的。呵呵,安慰自己一下——嘉兴的专家都出去了,为什么出去?“好男儿志在四方”,“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学成了,当然更“不还!”然后好奇,在山东报社里上课的那位山东专家祖籍何方——会不会是嘉兴人呢?
扯远咯!嘉兴并不少专家的,2004年湖北省语文高考引的是王国维的一段语录,高考结束后有30多位优秀考生乘着大巴慕名来到嘉兴海宁,我则“慕名”赶去采访。学生们对王国维非常敬仰,在采访中说出很多出自他笔下的句子,只是惭愧说不知道原来他是浙江嘉兴人。呵呵,这正是嘉兴人的特点——低调温和。今天说起,是因为白天又复习了一遍他的《人间词话》,为他的自负和骄傲而莞尔,自古的才子不都是如此吗?又为他的忧郁执著而惋惜,尤其是他对人生所下的最著名的定义——“人生过处唯存悔”。一语成谶,命运就是这样于无心处给出冷冷的暗示。
现代人不说后悔,因为都知道世界上买不到后悔药,于是经常听人悲壮地说“我无怨无悔”。呵呵,真正的无悔,需要这样大声地表达吗?这又不是示爱,因为对方不知道,所以需要勇敢说出来。后悔,那是自己心里的事情,于他人何干?相信还是有很多现代人的心头是有悔的吧!否则,何必动不动地说值得呢?
也是在听课中,听到另一个关于西施的结局,说她大功告成之后,被范蠡沉到了南湖底下。我也听说过她的结局,也是被沉到了南湖底下,所以南湖出产一种螺蛳,是五彩的,嘉兴一中文学社的名字就叫《五彩螺》。那当然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农业社会时代才有这样的螺,而今早已无处寻。我宁愿相信她是被勾践的老婆给沉下去的,只因为夺回江山后的勾践开始对西施蠢蠢欲动。以前读到过一句诗,原句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句子的意思很清楚;世人都讥笑东施效颦的丑陋和愚蠢,可谁能说西施一定比她更幸福呢?这两个原本生活在同一个村子里一起快乐地浣纱的女孩,不正是现在很多女孩不同选择的最好印证吗?要荣华富贵,就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否则,就做一个平常平安平静的妇人。当西施在南湖底下闭上她美丽的眼睛时,她的心头除了浓浓的恐惧外,更多的是厚厚的悔恨吧!只因为,她这样的牺牲,原本是多么地不值!
女友曾经说过自己对待感情的态度是:“宁可遗憾,不要后悔!”遗憾,也许只是一段美好没有开始,但是谁又能保证那一段一定是美好的呢?而后悔,常常是被确实地印证了这一段的不美好。呵呵,如果西施没有碰到范蠡,或者因为笨而始终没有学会曼妙的歌舞,或者是象王佳芝一样因为吴王对她太好了而中途心动倒戈了,那么历史又会怎样?嘉兴又会怎样?至少嘉兴的范蠡湖和醉李不会这么闻名了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