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位置服务最近很火爆啊,运营商很重视,我自己参与的一个移动信息化项目就有一部分是搞手机为之服务的。
今天,应邀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全球定位系统应用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论坛>
主办单位阵容强大: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全球定位系统应用协会、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网通、卫通也是支持单位,六大运营商就电信、铁桶没来
关于题目,说些疑问
1、全球定位系统是单单指GPS吗?这个GPS可是米国的,军方控制
欧洲、中国、印度都在搞自己的导航系统,因此是否还叫“全球定位系统”?
或者将“全球定位系统”这个概念扩展一下,不局限于米国的GPS?
2、位置服务与全球定位系统是并列关系还是包含关系?
我觉得从大会的内容看,主要说的是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位置服务
详细的内容就不说了,估计网上有
先说个吸引眼球的:有VC说几个亿美元等着砸给导航产业呢
这位自称清华毕业的VC说,印度宣布建设自己的导航系统(参见背景资料2)之后,全球投资行业对于导航产业的投资进一步升温。已经有几个亿美元的投资在北京遛弯,寻找合适的项目砸下来。
作为投资商,此君非常关心投资风险。他请教专家能否与外国投资商洽谈BD卫星商用方面的事宜。专家说......(此处省略800字,BD卫星的事情比较敏感,我没泄密,读者可以参考背景资料1,那是以前已经发布在公开媒体的报道)
几个亿的美金啊
不知道哪个兄弟能被砸中
我是看好导航以及位置服务的
虽然我是高搞信息化的
我经常跟我认识的官员说
要是你们把北京的交通搞好了
比信息化还要有社会价值
交通问题,跟导航有密切关系
北京交通局搞了一个实时路况系统
批评的话不多说了
不知道北京的朋友有几个用过的
我是用过,工作需要
用了一次,就再也不用了
其易用性.......
扯远了,回到正题
再说导航以及位置服务
这两个概念挺大的,很多领域都有应用(一般是跟GIS、RS并用,尤其是GIS)
路况、应急救灾、急救、追踪、城市规划、现代农业、广告服务
能否获得投资商的青睐,就看能力了
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太多的人冲向GPS,忽视了非GPS的位置服务
导航这东西,不是只有卫星才行
导航卫星最主要功能是提供了位置
而航海的灯塔、公路上的路标,都是可以提供位置的
融入信息技术的位置服务,也不局限于卫星
手机基站、无线局域网、RFID都可以提供位置信息
甚至深圳据说开始利用电线杆子编号来实现定位,花费几千万
根据我看到的资料,国外一些机构在探索利用wifi、rfid定位
国外有滑雪场利用WIFI定位的,这东西也挺适合游乐园
还有更多的案例通过RFID定位,例如汽车流水线
刚才说的宣称亿元投资空中飘的哥们,最担心的是卫星导航的政策风险
相比之下,WIFI定位、RFID定位政策风险小一下
虽然应用领域可能局限了一点,不过还是有前景的
期待有一天:“非GPS位置服务研讨会”召开
不要仅仅是“手机基站位置服务研讨会”就好
背景资料1:
http://tech.sina.com.cn/t/2006-08-14/18311085209.shtml
北斗――专注在中国
北斗一号作为中国军方导航定位系统,现在已经逐渐走向民用市场,与另外几个系统相比,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北斗新一代系统已经在研制当中,并且北斗专注于国内市场也为北斗在市场上挣得了一些机会,北斗与伽利略和GPS的兼容问题现在已经得到解决。作为一个我国独立研制、运行的导航定位系统,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或者是国家的要害部门,北斗将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对于北斗与伽利略的关系,中国伽利略卫星导航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波澄清了记者的疑问,“北斗也是欧洲方面一直关注的问题,前一阶段在德国慕尼黑开的协调会上,欧洲方面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其实,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肯定要搞自己的
星座。其他国家其实也是采用了这种立场。印度在全国建立了一个GPS的地面系统,同时与俄罗斯签订了GLONASS的使用协议,在伽利略方面也要积极参与。而印度人的答复则是非常策略的‘印度的领土很大,用户很多,市场前景广阔,相信这几个系统在互相促进的前提下,可以很好地发展整个卫星导航产业。’”
“这也说明,无论哪个国家都不原因其国内导航定位市场被一个系统所统治。这更多是从国家战略方面考虑的。而从市场角度,也需要多个产品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孟总说。
背景资料2:
印度将筹划研发“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
http://www.qianlong.com/2006-07-10 05:34:00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网2006年7月6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7月4日宣布,印度将筹划研发本国卫星导航系统——“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这将为印度提供独立于现有系统(如GPS)的卫星导航能力。
近期政府批准了未来5-6年实施IRNSS项目,该系统由7颗卫星(很可能进入静地轨道和/或椭圆轨道)和地面站组成,太空段、地面段及用户接收器由印度制造,整个IRNSS系统也将由印度控制。
今天,应邀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全球定位系统应用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论坛>
主办单位阵容强大: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全球定位系统应用协会、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网通、卫通也是支持单位,六大运营商就电信、铁桶没来
关于题目,说些疑问
1、全球定位系统是单单指GPS吗?这个GPS可是米国的,军方控制
欧洲、中国、印度都在搞自己的导航系统,因此是否还叫“全球定位系统”?
或者将“全球定位系统”这个概念扩展一下,不局限于米国的GPS?
2、位置服务与全球定位系统是并列关系还是包含关系?
我觉得从大会的内容看,主要说的是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位置服务
详细的内容就不说了,估计网上有
先说个吸引眼球的:有VC说几个亿美元等着砸给导航产业呢
这位自称清华毕业的VC说,印度宣布建设自己的导航系统(参见背景资料2)之后,全球投资行业对于导航产业的投资进一步升温。已经有几个亿美元的投资在北京遛弯,寻找合适的项目砸下来。
作为投资商,此君非常关心投资风险。他请教专家能否与外国投资商洽谈BD卫星商用方面的事宜。专家说......(此处省略800字,BD卫星的事情比较敏感,我没泄密,读者可以参考背景资料1,那是以前已经发布在公开媒体的报道)
几个亿的美金啊
不知道哪个兄弟能被砸中
我是看好导航以及位置服务的
虽然我是高搞信息化的
我经常跟我认识的官员说
要是你们把北京的交通搞好了
比信息化还要有社会价值
交通问题,跟导航有密切关系
北京交通局搞了一个实时路况系统
批评的话不多说了
不知道北京的朋友有几个用过的
我是用过,工作需要
用了一次,就再也不用了
其易用性.......
扯远了,回到正题
再说导航以及位置服务
这两个概念挺大的,很多领域都有应用(一般是跟GIS、RS并用,尤其是GIS)
路况、应急救灾、急救、追踪、城市规划、现代农业、广告服务
能否获得投资商的青睐,就看能力了
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太多的人冲向GPS,忽视了非GPS的位置服务
导航这东西,不是只有卫星才行
导航卫星最主要功能是提供了位置
而航海的灯塔、公路上的路标,都是可以提供位置的
融入信息技术的位置服务,也不局限于卫星
手机基站、无线局域网、RFID都可以提供位置信息
甚至深圳据说开始利用电线杆子编号来实现定位,花费几千万
根据我看到的资料,国外一些机构在探索利用wifi、rfid定位
国外有滑雪场利用WIFI定位的,这东西也挺适合游乐园
还有更多的案例通过RFID定位,例如汽车流水线
刚才说的宣称亿元投资空中飘的哥们,最担心的是卫星导航的政策风险
相比之下,WIFI定位、RFID定位政策风险小一下
虽然应用领域可能局限了一点,不过还是有前景的
期待有一天:“非GPS位置服务研讨会”召开
不要仅仅是“手机基站位置服务研讨会”就好
背景资料1:
http://tech.sina.com.cn/t/2006-08-14/18311085209.shtml
北斗――专注在中国
北斗一号作为中国军方导航定位系统,现在已经逐渐走向民用市场,与另外几个系统相比,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北斗新一代系统已经在研制当中,并且北斗专注于国内市场也为北斗在市场上挣得了一些机会,北斗与伽利略和GPS的兼容问题现在已经得到解决。作为一个我国独立研制、运行的导航定位系统,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或者是国家的要害部门,北斗将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对于北斗与伽利略的关系,中国伽利略卫星导航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波澄清了记者的疑问,“北斗也是欧洲方面一直关注的问题,前一阶段在德国慕尼黑开的协调会上,欧洲方面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其实,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肯定要搞自己的
星座。其他国家其实也是采用了这种立场。印度在全国建立了一个GPS的地面系统,同时与俄罗斯签订了GLONASS的使用协议,在伽利略方面也要积极参与。而印度人的答复则是非常策略的‘印度的领土很大,用户很多,市场前景广阔,相信这几个系统在互相促进的前提下,可以很好地发展整个卫星导航产业。’”
“这也说明,无论哪个国家都不原因其国内导航定位市场被一个系统所统治。这更多是从国家战略方面考虑的。而从市场角度,也需要多个产品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孟总说。
背景资料2:
印度将筹划研发“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
http://www.qianlong.com/2006-07-10 05:34:00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网2006年7月6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7月4日宣布,印度将筹划研发本国卫星导航系统——“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这将为印度提供独立于现有系统(如GPS)的卫星导航能力。
近期政府批准了未来5-6年实施IRNSS项目,该系统由7颗卫星(很可能进入静地轨道和/或椭圆轨道)和地面站组成,太空段、地面段及用户接收器由印度制造,整个IRNSS系统也将由印度控制。
前一篇:通信,要强调其基础设施地位
后一篇:借助IT,让北大的服务更人性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