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2008-04-26 22:55:35)
标签:

功夫

天残

地残

裁缝

琛哥

田启文

娱乐

分类: 影音汇真意

 

        山河居士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1:特写 轨道车+左摇

分析:

1、这个镜头是把注意力从天残身上转移到地残身上来。在这里裁缝的眼神俨然是大家风范。

2、注意视线是看着画面右侧的,这决定了他和地残的轴向关系。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2大全景

分析:

1、由于上一个镜头裁缝的视线决定了轴向,因此这个镜头前景挂的是裁缝的右肩。

2、裁缝有一个转向地残的动作,很细致。

3、地残这个镜头用平视,显示出的是一种安闲,正定的抚琴状态。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3半身 左侧 轨道+右摇 半身

分析:

1、这个镜头绕着地残转了90°以上,开始是为了展示地残没有坐东西,但因为地残的马褂,可能有相当的观众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2、注意背景里的灯,灯不止一盏,有了这几个亮点,画面的气氛一下子就不同了,有了几分灵动诡异的感觉。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4近景 变焦

管家(田启文喋喋不休),琛哥(陈国坤)喝酒。

分析:

1、焦点先是在背景灯光上,然后到管家脸上,当琛哥打管家时,又到了琛哥脸上。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5特写 正偏左 拉+下摇 近景

分析:

1、手一挥出,有一股气的效果出现。渲染了气氛。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6全景

分析:

1、气激起尘土,效果好。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7全景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8特写 右侧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9全景

分析:

1、特效非常好,以致于观众不会去在意裁缝这个动作是否用了替身。

2、“叮”的音效,铁石之声。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10特写 肩扛

裁缝向镜头冲。

分析:

1、裁缝应该是受伤了,但是表现得似乎不明确。

2、刚有动势就切,很利落。

3、这种吃惊不象是武林中人的吃惊,受伤也不非要摸了才知道。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11大全景 左斜侧 左摇 大全景 右斜侧

琴气劈碎铁线。

分析:

1、如果这里用一个轨道左移+左摇,效果可能更好。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12半身 右斜侧 轨道+左摇

分析:

1、轨道是为了增加动感。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13全景 右背斜侧 跟摇

分析:

1、跟摇,这个镜头的对跟焦的要求很高。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14近景 正偏右 肩扛

分析:

1、裁缝起身后把双手抬起端详,略显得做作。手不用举那么高,会自然一点。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15半身 轨道拉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16特写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17全景 轨道+跟摇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18特写 90° 升降机升机位+上摇 全景

分析:

1、这个镜头跟拍的对象是杀人琴气。一个大幅度的上摇让人有精神一振的感觉。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19特写 正偏右 轨道拉+下摇 特写

分析:

1、下摇的契机正确,观众注意力从裁缝身上转移到石磨上。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20半身 右斜侧 仰 +30° 肩扛 特写 右斜侧 仰 +38°

分析:

1、仰拍表现出了裁缝的伟岸。但是焦点虚了,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

2、裁缝被地残打了个措手不及,处处受制,裁缝知道久守必失,想方设法地还击。双方斗智斗勇,都在用脑筋,不象很多动作片,上来就纠缠在一起,一直到打完。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21特写

分析:

1、掷石碾的动作是我喜欢的感觉,大气、野性。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22全身景别拍半身 跟摇

分析:

1、这个镜头跟摇的原则是以裁缝和石磨为一个整体寻找平衡。也可以说是让裁缝和石磨共同的重心在画面中心。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23大全景

分析:

1、几盏廊灯很好,细致。

2、这个画面的构图,裁缝身后正好是二楼一截横着的走廊,画中上方是右侧二楼走廊,这个线条向下倾斜,可以强化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裁缝附近,尽管裁缝很远。在地残和裁缝中间的空间被观众忽略了。当然,裁缝本人的运动和石磨也是让大家不公忽略他的原因。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24特写 轨道拉+跟摇 近景

分析:

1、左侧一定有专门布给地残眼镜的灯光,地残那一偏头就是找那光,以便在眼镜上形成反光。如果反复细看这个镜头,可以发现这灯光在左边穿帮了几帧,是蒙蓝纸的灯。在这个镜头结尾,一块黑布的边也穿进来了。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25全景

分析:

1、估计在琴那边有一根绳拉着琴起来。效果很好,就象是用腿弹起来的。音效很好。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26近景

分析:

1、虽然职业是杀手,有点让人不齿,但天残地残可谓是知音知己,配合默契。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27近景 右斜侧 略仰 +45° 肩扛

分析:

1、没想到这么一个镜头也用肩扛,摄影机这么一晃,效果实在是高明。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28大全景 平 +26°

分析:

1、本镜头用固定镜头,天地二残岿然不动,表现天地二残防守稳如泰山。

2、两人位置在面右是为了让石磨有更长的飞行距离。画中,画左都是留给石磨的空间。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29近景

分析:

1、尽管是一个小角色,但随着他走出,脸上仍然有明暗转换。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30中景拍半身 左斜侧

分析:

1、选择这个居民的左斜侧,让他向画左看。也是为了把画左空出来,给石磨留更多的空间。在这个角色应该是住在进门后左侧的楼区里。

2、要是左边的小灯泡被震碎,会不会更好。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31中景 仰 +35°

分析:

1、随着地残的动作,地上漫卷狂沙,效果非常好。

2、而天残地残一静一动,相得益彰。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32:特效

分析:

1、从裁缝和天残开始搏斗,天残就主要是向左方攻击,而这里地残也是向左方攻击。保持了一致性。让观众一看方向就知道是谁发动的攻击。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33半身 右斜侧

分析:

1、镜32和33可能是叠化,这里应该有一个特效存在。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34全身 右偏正 轨道移+跟摇

分析:

1、有意引入背景上方的灯泡。不然画面太昏暗。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35近景

分析:

1、这里面是引入了看比赛的错位,让两个人象在看比赛一样,然后做出和比赛相符合的动作,就产生了喜剧效果。

2、拍摄方向给出了这两个人和战场的关系,不会让车内的空间显得孤立,于是车内空间成了整体的一部分。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36近景

分析:

1、陈国坤还是手下留情了,不然,作为醉酒的琛哥,应该打管家(田启文)的脸才对。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37近景 跟拍

分析:

1、这个段落里大量运用了一般居民的反应,很符合功夫这样一个喜剧影片的风格,每当战况激烈,就添加一些这样无关紧要的镜头,就是不让观众太认真,始终想让观众保持轻松。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38近景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39近景 正偏左

影视圈-镜头分析-功夫-裁缝对地残 

40近景

 

点评:

这一段落的拍摄充满奇思妙想。

可琴音本身是抽象无形,为了让观众看明白,而表现出形象固然也可,但那些形象有些太实,如果能再抽象一些会不会更好。

例如:琴气形成的刀,刀把可能就没有必要,而刀脱离琴后能自行发动攻击(指砍碎铁线那一击),如果在刀面和琴之间有一道表示琴气的形态变幻的曲线,表示琴形成的刀气还由琴控制,会不会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