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个破产比派驻监管员更管用
         洪巧俊
 
   
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三鹿牌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有关情况回答了新华社记者的提问。他说,为了切实保证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从9月17日起,质检部门对每一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派驻监管员,监督企业把好原料进口和生产各环节关,对产品实行批批检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一律不得出厂,确保这次专项检查后,每一批出厂婴幼儿奶粉都符合质量安全的要求。
   
这种向生产企业派驻监管员的做法,或许对于当前来说不妨是一种应急的方法,它可以使每一批婴幼儿奶粉都符合质量安全的要求,但如果派驻监管员撤走以后,还能保证每一批婴幼儿奶粉都符合质量安全的要求吗?这就应了那句古话:“平时不烧香,到头抱佛脚”。
    
倒要问问,在没有出问题之前,有关部门又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去检查?是“国家免检产品”蒙了双眼,还是不作为?重庆市长王鸿举就说过,对企业经营权必须提高门槛,同时强化经济惩罚手段,对出错者,特别是犯低级错误的,立即重罚,罚得它倾家荡产。三鹿的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是不是低级错误?在我看来,就是很低级的错误,且犯这样低级错误的还有多家“国家免检产品”的奶粉厂家。所以说,与其派驻监管员,还不如让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厂家赔个破产,罚个破产。如果让一个三鹿这样一个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罚它个彻底破产,显然这样的低级错误就不会有人敢再犯。
   
如今问题奶粉波及22个厂家,石家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很高,最高的达2563毫克/公斤,其他21家品牌的婴幼儿奶粉多多少少都存在着问题。三鹿牌是“国家免检产品”,这22家问题奶粉厂家,又有多少家是“国家免检产品”呢?仅我知道的就有伊利、蒙牛、雅士利、圣元都是“国家免检产品”。或许当初国家有关部门颁发“国家免检产品”这个“免检牌”时,没有想到问题有如此之大,不知是信任过度,还是任有所因?三鹿奶粉造成如此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之前的“国家免检产品”是如何拿到手的?国家相关部门又是凭什么授予“国家免检产品”?如果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不对国家有关部门领导进行追责,类似的问题就仍然就会出现。要不然,地方官员也会叫冤,国家有关部门都颁发了“国家免检产品”,我们地方执法部门还能再检查么?
  
由三鹿牌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我想起了山西的黑砖窑、武汉的黑心棉工厂,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人性的集体沉沦。面对黑砖窑,当地社会几近集体失声,有关部门对它也一直保持“沉默”。武汉黑心棉工厂能生存6年,让“死人用过”的黑心棉,加工成各种被芯、枕芯,然后销售到各地。难道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就一点也不知道?沉默纵容是邪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这是让人最可怕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