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洪巧俊
洪巧俊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837
  • 关注人气:42,5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国外院校更重学生素质

(2008-07-14 08:35:41)
标签:

杂谈

为何国外院校更重学生素质

           洪巧俊

    有一条新闻十分抢眼,那就是《湖北低分女生因乐于助人被国外大学录取》。据713日的《楚天都市报》报道,这位女生叫张孟苏,今年高考考了445分(文科),高考结束后在一个招生咨询会现场的助人举动,为她赢得被新加坡一所大学录取的机会,并获20万元奖学金。

    其实助人为乐只是她赢得机会的一个契机,而她真正被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录取的原因,却是她的综合素质。正如唐一飞老师所说:张孟苏被新加坡老师“发现”,表面上纯属偶然,但背后蕴涵着必然:主动帮助他人的品质,许多学生根本不注意培养,张孟苏有这样的好习惯,才会在关键时刻赢得机会。

    应该说张孟苏是个低分高能的学生,在学校她是“活跃分子”,担任校学生会宣传部长、团支书、文学社社长,带领社员组稿、编辑、拉广告,出文学刊物,发起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同学去老区体验生活……在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获二等奖,全国网络英语综合技能三等奖,全省书信作文大赛一等奖……在同龄人中,张孟苏是一个“强人”。但就是就这样一个“强人”却是高考的低能儿。如果按照她的高考分数,在中国要录取到一所本科院校也很难。

    假说高考只有445分张孟苏不是被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录取,而是被中国的某重点大学录取,哪将是何种局面?不难想象,会引来种种猜疑和口水,甚至又有人会说这是“践踏公平”。 因为“唯分数录取”成了当今高考惟一合理的选择,至于“素质”那是无法量化的标准。再联系日前争议激烈的清华同意将降60分调档录取蒋方舟,不难看出,像清华这样的全国重点院校录取455分的张孟苏几乎没有可能性,因为张孟苏不是相差60分,而是至少相差150分。尽管张孟苏综合素质好,但也不能与蒋方舟相比,蒋方舟早就是个名人,她7岁开始写作,已出版9部作品,被誉于“90后美少女作家”,今年高考语文成绩考了117分。清华招收蒋方舟,有评论就说,在程序上是不公的。张孟苏得到的全是掌声,而蒋方舟却收到的则是一大堆质疑,这又是为什么呢?如果人才的遴选只是局限于考场,必将抹杀更多的才子佳人;如果继续僵化地执行唯分数论英雄的高招模式,对那些学有专长的孩子来说就公平合理吗?

    清华录取蒋方舟、张孟苏这样的学生对于一些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北大招收范美忠这样的高考尖子生却是公平的,但范美忠这样的“高考英雄”,却在汶川地震中成了万夫所指的“范跑跑”。这难道不是对我们当今高考制度的一个莫大讽刺吗?有人说,“范跑跑”之所以成为“范跑跑”,绝不是偶然因素为之,而是长期道德滑坡的结果。这个观点我也很认同,即使高考状元是个很自私的人,重点院校还不照样争着录取?没有听说过哪个省的高考状元不被重点院校录取的。

    国外院校能发现素质全面的中国学生,这并不奇怪,因为国外选取人才的综合评价法与中国不一样,人家并不完全是以分数论英雄。不要说,我们的院校不能发现了素质全面的学生,发现了又怎么样?像张张孟苏这样低分高能学生,北大、清华敢录取吗?院校有这样的自主权吗?这就是中国的国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