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若真想节能何不拍卖公务车

(2008-06-23 08:46:35)
标签:

杂谈

   若真想节能何不拍卖公务车

              洪巧俊

    中央有关部门日前印发通知,提出确保实现今年公务用车油耗减低20%、办公区节电5%的目标。23日起,北京50%公务车将停驶。(2008年6月22日《新快报》)

    应该说,这是一个好的禁令。报道说,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所属在京单位共有车辆约2.28万辆,停驶50%,那么,每天北京就少有1万多辆车上路,这不仅缓解了北京交通拥挤的状况,对环境改善也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在节能降排方面起到了一个好的带头作用。每天停驶1万辆公车,一年下来,节约的能源可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如果全国各地的政府都效仿,停驶50%的公开,这个数子就更加可观。国家发改委决定从6 月20 日零点起,汽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有网民说,提升油价,会减少汽车上路量。另一网友接着说,私车是开不起了,但公车还不照样开?油再贵又不要自己掏腰包。

    其实公车一直是网民“炮轰”的目标,也是每年“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批评最多的话题之一,尽管如此,但收效甚微。通常的说法是我国每年的公车消费达3000亿元以上,这次油价每吨提高1000元,如果不能减少公车(或者增加停驶公车量),公车费用增加就将又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只要去政府的停车场看看,就知道政府的公务车很少有小排量的,大多属于高油耗型车。假如全国能减少一半的公车,政府财政至少能减少1000亿元的支出。试想,如果这1000亿元用于发展社会公共事业、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社会保障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那么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还有这么难吗?

    虽然我为这个公车“限驶令”叫好,但我认为这个公车“限驶令”并不能彻底地根除公车腐败。要彻底地根除公车腐败,就要拍卖公车。我国公车数量究竟有多少,至今是个谜。按照现行规定,许多不够级别单位和不够级别的官员,是不能配备、使用或不能配备多辆公车的。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公务车数量急剧膨胀。有一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只有10名公作人员,却有8辆公务车,可见公车之泛滥。若想真正治理公车上的腐败,真正想节能减排,就要大量拍卖公务车。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所属在京单位共有车辆约2.28万辆,停驶50%,也就是说有1万多辆公车闲置,与其让它们闲置,还不如把它们拍卖掉。确实需要公务车的单位应有上级单位审批,对审批后的公务车应有区别标志,以便监督,节假日应封存这些公车,要严格监督不在工作时间内的公车使用,一且发现公车私用,就要严厉查处。

    而日前的《京华时报》报道, 7月1日至7月19日,除保障城市正常生产生活的机动车外,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各企事业单位全天停驶机动车30%。从7月20日至9月20日,公车封存量将达到21万余辆,停驶70%。公车停驶70%,封存量就达到21万辆,也就是说,北京市的公车至少30万辆。于是有人如此分析,平均每辆车25万元的购置价格和附加费用计算,那么,30万辆公车至少占用社会财富750亿。按每年10%的更新速度,那么每年用于车辆更新的资金至少需要75亿;车辆运转费用,包括维护保养、维修、保险、油耗等,每年每车至少4万元,30万辆车至少需要120亿;驾驶员的各项费用,按照平均每人每年3万元计,30万辆车至少需要90亿。也就是说,除了30万辆公车占用的社会财富外,每年养活公车的资金也高达280多亿元,由此可见使用公车成本之高。所以说,通过降低或减少公车数量来降低办公成本,是一条非走不可的改革之路。

    应该说,这次油价的大幅提价是一个公车改革的大好的时机,政府何不借此契机进行一次大的公车改革,大量拍卖公车,减少公车消费,让公众的呼声变为现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